在首尔上岩世界杯体育场的绿茵场上,IVE 成员张元英的开球瞬间本应是一场体育与娱乐的跨界联动,却因一套争议造型成为舆论焦点。当这位 2004 年出生的偶像身着挂脖紧身短裙搭配超短裤亮相时,她与队友们宽松球衣的强烈反差,撕开了 K-pop 工业体系下女性物化的隐秘伤口。
这场名为 “梦想杯” 的慈善足球赛中,张元英的服装选择从登场便引发轩然大波。水滴形领口的紧身针织裙勾勒出少女曲线,超短裤下的双腿在镜头前几乎毫无遮挡,与其他成员统一的宽松运动套装形成鲜明对比。开球环节中,她数次下意识拉扯裙摆的动作被镜头捕捉,原本应展现活力的踢腿动作显得格外拘谨。活动结束后,她迅速换下造型服换上私服的举动,更被粉丝解读为 “用行动表达抗拒”。
服装上醒目的 “WY” 字母标识成为争议核心。尽管 Starship 娱乐声称这是 “个性化设计”,但粉丝通过对比发现,该标识与张元英个人品牌的 LOGO 高度相似,疑似提前策划的商业植入。这种将艺人身体符号化的操作,在韩国娱乐产业中并非孤例 —— 从女团成员被要求穿 “安全裤外穿” 到偶像被迫接受 “露肤度考核”,资本对女性身体的规训早已渗透到每个细节。
争议背后是 K-pop 工业体系的结构性矛盾。队友直井怜在粉丝平台声称 “服装是成员按喜好改造”,却被扒出张元英过往采访中多次强调 “私服以宽松舒适为主”。这种言行矛盾让舆论将矛头直指经纪公司:在资本权力结构下,艺人所谓的 “选择权” 不过是精心包装的假象。正如社会学家李敏镐指出:“当造型师、经纪人、品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艺人的身体便成为可交易的商品。”
对比 NewJeans 等由女性创意团队主导的团体,IVE 此次造型的违和感尤为刺眼。在 2024 年仁川亚运会开幕式上,NewJeans 成员身着 oversize 球衣搭配运动鞋的造型,既符合运动场景又保留少女感,被《Vogue》评价为 “打破性别凝视的典范”。而张元英的造型却被批 “将女性身体降维成视觉符号”,在男性球员环绕的球场上,这种设计无意识中强化了 “女性是观赏对象” 的刻板印象。
中韩粉丝站的联合声明一针见血:”这不是审美分歧,而是权力结构的暴力。”抗议者列举Starship过往的争议操作:从安宥真打歌服透出安全裤,到IVE全员迷你裙表演高难度编舞,资本对女性身体的规训早已形成制度性压迫。就像空姐被要求穿高跟鞋服务一样,所谓”职业需求”背后,藏着将女性物化为观赏符号的潜规则。
耐人寻味的是,部分媒体仍在强调 “生图状态完美”“开球动作直击人心”,这种将焦点从服装争议转移到艺人外貌的叙事策略,恰恰印证了舆论批评的核心:在娱乐工业的凝视下,女性艺人的价值仍被简化为 “视觉商品”。当张元英在社交媒体默默删除活动相关动态时,这个年仅 21 岁的女孩或许比任何人都清楚:在资本与流量编织的罗网中,要做一个 “完整的人” 究竟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