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30 日,一段李雪琴扶腰行走、步履蹒跚的路透视频在社交平台疯传。画面中,她全程佝偻着腰,每走几步就要停下扶墙喘息,连简单的直立动作都难以完成,引发网友集体担忧。当晚,李雪琴在微博以标志性幽默回应:“给白姐递了个东西,腰就‘叛变’了。医生说腹肌底子还在,这算不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这番自嘲式回应瞬间登上热搜,却也揭开了她长达三年的腰部健康危机。
这场风波的导火索,要追溯到 2022 年《五十公里桃花坞》录制现场。当时李雪琴在台阶上不慎滑倒,腰部直接撞击地面导致骨裂。节目组放出的花絮中,她躺在担架上还不忘调侃:“伤员的命也是命,建议给我颁个‘工伤勋章’。” 谁也没想到,这句玩笑话竟成了现实 —— 骨裂虽经治疗愈合,但未彻底康复的创伤逐渐演变为慢性劳损,轻微动作就可能触发剧痛。
此次复发的诱因颇具戏剧性。7 月 29 日,李雪琴在剧组为工作人员递东西时,一个看似普通的弯腰动作突然引发腰部痉挛。“就像被人从背后打了一闷棍,瞬间疼到膝盖发软。” 她在采访中回忆,“当时脑子里闪过《桃花坞》的担架,感觉命运在循环播放我的‘工伤剧本’。”
李雪琴的遭遇并非孤例。根据红网调查,艺人日均久坐时间超过 10 小时,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 3 倍。这种职业特性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2023 年参与 5 档综艺录制、拍摄 2 部剧集,2024 年进军话剧舞台,高强度工作让腰部劳损持续累积。更严峻的是,减肥后的她为保持身材,饮食控制严格,蛋白质摄入不足进一步加剧了肌肉流失。
值得关注的是,李雪琴在疼痛发作后仍坚持工作。路透视频显示,她在助理搀扶下完成活动,中途多次用热水袋热敷腰部。这种 “带病工作” 的态度引发争议:支持者称其敬业,反对者则呼吁 “健康比流量重要”。医学专家提醒:“慢性劳损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甚至影响下肢功能。”
这场风波折射出娱乐圈的健康困境。李雪琴并非首个因过度劳累引发健康危机的艺人,此前赵露思、齐思钧等均公开过心理或生理疾病。这种 “带病工作” 的文化根源在于娱乐工业的高强度竞争,“艺人如同旋转的陀螺,一旦停下就可能被市场淘汰。” 正如李雪琴在《爱康 AI 未来之夜》中调侃的:“体检就像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惊喜’是什么。” 在流量与健康的博弈中,如何找到平衡,或许是整个行业需要深思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