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因与马云外貌高度相似而意外走红的 “小马云” 范小勤,曾是全网关注的流量焦点。十年后的今天,他的现状却折射出网红经济浪潮退去后的现实困境。父亲范家发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这十年间全家 “没赚多少钱”,甚至自嘲为 “叫花子网红”,如今全家依靠他人资助盖起了房子,但经济状况依然拮据。
目前,范小勤全家由远房表哥黄新龙带到县城,以卖大锅菜为生,同时配合拍摄短视频获取少量收入。对于他人利用儿子拍摄视频的行为,范家发持默许态度,他无奈地表示 “不拍视频就只能流浪”,并承认自己根本无法控制他人消费范小勤的行为。这种被动的生存状态,让这个曾经因 “撞脸” 而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家庭,陷入了依赖流量生存的循环。
如今 17 岁的范小勤,身高发育迟缓,智力水平仍停留在低龄阶段,经鉴定为智力残疾二级。父亲范家发直言儿子 “十年没什么变化,只是个子高了点,还是不懂事”。范小勤曾就读于特殊学校,如今已经毕业,目前未接受系统教育。在范家发看来,儿子继续学习 “意义不大”,而范小勤目前仅能完成简单的对话交流,无法进行复杂的逻辑表达。
在教育问题上,范家发的态度引发了不少争议。有观点认为,即使孩子存在智力障碍,也应接受持续的系统教育以提升生活能力,但范家发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范小勤面对镜头说出 “想赚钱娶老婆” 的未来愿望时,这一表述被部分媒体当作话题传播,更凸显出他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引导的现状。
表哥黄新龙成为了范小勤流量变现的主要推动者。他安排范小勤在周末参与短视频拍摄,通过吸引路人围观合影来博取关注,将范小勤当作 “流量工具”。一些拍摄者会支付小额报酬,比如 5 元红包,来换取范小勤的配合。范家发则在晚间开启直播,依靠网友打赏补贴家用,但收入极不稳定。当大锅菜店铺生意冷清时,全家还需要靠卖红薯来维持基本生计。
范家发 “利用儿子赚钱” 的行为遭到了广泛批评。网友指责他默许拍摄甚至配合直播,没有尽到监护人应尽的责任。面对质疑,范家发进行了辩驳,他自称无力改变现状,“有人消费总比流浪好”,并强调直播收入由自己自主支配,至少能让全家有份收入来源。这种看似无奈的辩解,背后是底层家庭在生存压力下的挣扎与妥协。
目前,范小勤和家人依然在县城的角落里,靠着卖大锅菜和不稳定的短视频收入艰难生活。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如何摆脱对 “流量工具” 的依赖,为范小勤的未来寻找一条更有尊严的出路,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而 “小马云” 现象也引发了社会对于网红经济伦理、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问题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