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 日晚,一场围绕周杰伦济南演唱会门票的风波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猫眼平台在毫无预告的情况下,于 22:19 至 22:31 期间突然释放大量 9 月 20 日场次门票,瞬间点燃粉丝抢票热情。众多幸运儿成功抢购并完成支付,其中最高单笔订单金额超 2000 元。社交媒体上,抢到票的粉丝们纷纷晒单,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部分粉丝甚至因购票成功,果断退掉此前高价购入的二手票,还预订了前往济南的酒店与车票,满心期待着与偶像的近距离接触。
然而,这份喜悦并未持续太久。约 1 小时后,平台单方面取消所有该时段购买的订单,并强制退款,用户仅收到一条标注 “业务退款” 的通知,没有任何具体理由说明。退款虽迅速退回原支付账户,但这一操作引发大量用户强烈不满。
7 月 2 日凌晨,猫眼演出发布声明,称此次事件是工作人员在模拟 “二次开售超大流量压测” 时,误操作释放了前期退票导致的回流票。目前,已自动为相关用户退票退款,并承诺于 7 月 2 日发放 200 元无门槛演出代金券作为赔偿。但这一声明未能平息众怒,众多消费者指出,根据《电子商务法》第 49 条规定,付款成功后合同即成立,猫眼平台无权单方面取消订单,其行为涉嫌违反法律规定。
消费者们认为,200 元代金券的赔偿方案 “缺乏诚意”,根本无法覆盖他们因退票遭受的实际损失。许多人退掉二手票时,需支付高达 30% 的手续费,预订的酒店与车票也因退票面临退改费用,这些损失远远超过了 200 元。此外,周杰伦演唱会向来退票率极低,此次短时间内集中释放大量门票,数量之多与常理严重不符,这让消费者不禁质疑,其中是否存在系统漏洞,比如库存同步故障,亦或是有内部锁票预留,为黄牛提供票源的可能。
面对此次风波,被退票的用户已纷纷通过 12315 进行投诉,还有部分用户计划联合发起诉讼,要求猫眼恢复原订单,保障他们在二次开票时的优先购票权,或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票面价三倍赔偿。消费者们批评猫眼以 “技术失误” 为由推卸责任,对退票引发的一系列衍生损失,如酒店扣费等,未承担应有的责任。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大众呼吁猫眼平台切实重视消费者权益,提升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票务市场的监督管理,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