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喝醉了,孩子突然跑来说‘爸爸陪我’,我该怎么办?”在一次关于生育的公开对谈中,李诞抛出这个问题,没有煽情,没有说教,却让无数人沉默。这位以“人间不值得”走红的脱口秀演员,多年来多次谈及自己“不生孩子”的决定,理由既坦诚,又带着他标志性的清醒与悲观。而这一次,他的观点再次引发全网热议:不生,不是逃避,而是因为太负责。

李诞直言,如果把生孩子当成“养儿防老”“传宗接代”或“基因延续”的现实投资,那整个行为就“很怪”。“你算得太清楚,动作就会变形。”他说。他承认,孩子确实可能带来远超父母一生努力的“回报”——比如他自己成名后,父亲也因此获得社会尊重。但他强调:“这种概率太小了,不能靠这个赌。”
在他看来,生育的唯一正当理由,应该是“爱”——那种无条件去爱、也愿意被爱的情感冲动。若没有这份纯粹,不如不生。
更触动人的,是他对自身局限的坦白。李诞坦言,自己无法做到“全心投入养育”。他设想了一个场景:深夜喝醉回家,孩子哭着要爸爸陪——“我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照顾他?”这种“无力感”,让他得出结论:无法给孩子稳定陪伴的人,不该生育。这不是冷漠,而是一种近乎苛刻的自省。正如他所说:“犹豫就是答案。”——如果你还在纠结要不要生,那答案就是“不”。
李诞的生育观,与他一贯的生活哲学一脉相承:拒绝社会规训。他多次强调:“生孩子不是人生的KPI。”在人人都说“到年纪就该结婚生子”的语境下,他选择说“不”。他甚至将生育比作养宠物:“你要是犹豫,就别养。人也一样。”

他的悲观主义也起了作用:人生无常,万一自己突然离世,孩子怎么办?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加剧了他的谨慎。而他与黑尾酱的离婚经历,更让他看清亲密关系的复杂性——责任不是浪漫,而是日复一日的承担。
舆论迅速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他比那些‘为了传宗接代硬生’的人更负责任。”“最适合当父母的人,往往因为太有责任心而不生。”质疑者则翻出他过往争议:物化女性的广告、直播中对粉丝的不尊重,质问:“一个连基本尊重都做不好的人,谈什么生育责任?”更有女性网友指出:“生育的决定权本质在女性,男性轻飘飘说‘不想生’,却忽略了女性承担的生理与社会代价。”
李诞的“不生”,恰恰是对生育最深的敬畏。在这个鼓励“多生快生”的时代,敢于说“我不配”“我做不到”,需要巨大勇气。他没有用“自由”“洒脱”包装自己,而是直面内心的软弱与局限。这种诚实,比千篇一律的“为爱生子”更珍贵。当然,他的过往言行确实存在争议,但这与生育观应分开看待。一个人可以有缺陷,但仍能对某件事保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