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侠客萧秋水的右手在屏幕上一晃,观众突然看明白了,他手里捏着的不是啥江湖密信,而是本画着蓝色荧光笔道道的现代剧本!就这 3 秒的穿帮镜头,直接让花 3 亿拍的 S + 级武侠剧《赴山海》一下子成了全网的笑话。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从全景镜头里能看到,同一时间拍的其他演员都没拿剧本,而且正片里也没看到打板的记号,这就说明这不是排练的镜头,而是真真正正的实拍时出了错。
“演员实拍时拿剧本是重大事故!” 观众的愤怒不是没原因的。在影视行业的基本流程里,走戏排练看剧本很正常,但正式实拍必须 “剧本离手、打板开拍”,这是行业公认的底线。《赴山海》的穿帮镜头之所以惹众怒,正因为全景里其他演员都没拿剧本,对比太扎眼。
面对质疑,业内人士给了不同解释。军旅剧资深编剧李正虎说:“现场临时改词很常见,演员拿剧本对戏正常,这次更可能是后期剪错了全景镜头。” 演员王骁也觉得问题可能出在流程管控上:“导演没喊卡、后期没筛查,才让排练素材混进正片。” 这些说法看似能给事件降温,却没法说清为何只有主角一人持剧本,显得格外违和。
观众的质疑直接指向演员基本功。成毅之前在《琉璃》里,就因把 “琉璃” 念成 “牛泥” 等发音错误引发争议,这次穿帮让 “台词功底差” 的质疑声再度发酵。有网友翻出对比视频:同剧其他演员在类似场景里台词流畅自然,而成毅不光手持剧本,镜头扫过的瞬间还能看到剧本上密密麻麻的荧光笔标记,明显是重点台词标注。这种细节对比,让 “剪辑失误论” 站不住脚。
这场穿帮风波绝不是偶然。《赴山海》开播到现在,已接连曝出 “侠客穿洞洞鞋”“绿幕背景像网页游戏” 等低级错误,与 3 亿投资的 S + 配置形成荒诞反差。更致命的是剧情硬伤:有观众发现剧里出现 “三炷香时间” 的台词逻辑错 ,前脚刚点燃香,后脚就说 “三炷香已过”,这种时间线混乱的剧情,比穿帮镜头更伤口碑。
对比同团队前作《莲花楼》豆瓣 8.5 分的佳绩,《赴山海》的质量滑坡让人可惜。为啥同一个班底会有这么大的质量差距?答案或许藏在创作理念的转变里。为迎合 “穿书” 热潮,剧组改编经典武侠《神州奇侠》时,硬加了现代元素,让主角变成 “穿进武侠世界的现代人”。这种设定虽能造喜剧效果,却冲淡了原作的江湖气,导致人物动机断裂:萧秋水的行为逻辑有时遵武侠规则,有时又跳出剧情吐槽,让观众没法共情。
事件发酵后,粉丝和批评者很快分成两派。粉丝在社交平台刷起剪辑背锅、恶意黑公关等话题,强调成毅拍摄时带伤敬业,批评者则直指剧集粗制滥造,认为制作方用业内声援转移焦点。这种常见的粉黑大战背后,是观众对国产剧 “流量至上” 逻辑的集体反抗。
现在观众早不吃 “努力论” 这一套了。他们不会因为演员带伤拍戏,就原谅台词说错;也不会因为剧组喊 “辛苦”,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穿帮镜头。成毅的台词争议、《赴山海》老出穿帮,说到底就是创作态度不认真,剧组把心思都花在买热搜、做营销上,不肯好好打磨剧本,就算砸再多钱,也救不了作品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