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头条新闻_热点资讯_字字头条

王琳在《姐姐当家》自述原生家庭创伤,被迫睡在客厅沙发上12年

2025-09-16

近期开播的综艺《姐姐当家》中,演员王琳的一段真情流露,让节目被观众称为 “最真实的大女主真人秀”。没有剧本化的煽情,没有刻意营造的和解,她直面原生家庭的创伤,字字句句都带着生活沉淀的重量,从 7 岁到 19 岁,整整 12 年,她在全家挤住的 21 平米小屋里,被迫睡在客厅的人造革沙发上,而弟弟却独占一间卧室和床铺。​

“夏天沙发黏得慌,冬天又冷得刺骨,侧躺的时候骨头硌得生疼。” 王琳回忆起那段日子,语气平静却藏着难掩的酸楚,长期睡沙发的经历甚至导致她脊柱变形。更让人心疼的是,这种 “资源剥夺” 不止于居住空间,她的父母始终直呼她的全名 “王琳”,对弟弟却亲昵地叫着 “华华”;楼下传来母亲 “王琳拎包” 的声音,成了她童年的心理阴影,“每次听到都知道,准没好事 ,要么是喊我干活,要么就是要挨骂、挨打”。​

在王琳的记忆里,母亲的暴力是常态,且持续到她 17 岁。最严重的一次,她只是想要一双皮鞋,就被母亲掌掴到牙齿出血。“那是我第一次反抗,我跟她说‘你再打我试试’,从那之后,暴力才停下来。” 而父亲在这一切中,始终扮演着冷漠的旁观者,甚至后来坦诚 “我的沉默就是帮凶”。​

原生家庭的凉薄,并未随着她成年而停止。怀孕时高烧不退的王琳,曾向父母求助,可他们上门探望仅停留 15 分钟便匆匆离开;反观弟弟,只需在楼下喊一声,她就必须放下手头的事去服从。“家里的责任好像天然该我扛,弟弟却可以心安理得地逃避。” 王琳说,即便父母年老后,也是她送他们进高端养老院,承担所有费用,而弟弟从未尽过赡养义务。​

原生家庭的情感缺失,深刻影响了王琳的婚姻选择。26 岁时,为了填补内心的空洞,她嫁给了比自己大 16 岁的港商,可对方一句 “婚姻是赌博”,让这段关系从一开始就充满不确定性。离婚后,她逐渐形成 “两人寂寞不如一人” 的心态,用 “防御性独立” 包裹自己,“不是不想依赖,是怕依赖之后又被抛弃”。​

这种创伤带来的 “控制欲”,也曾投射到她与儿子的相处中,她会强制要求儿子频繁通话,甚至检查他的房间。但清醒过来的王琳,开始警惕复刻原生家庭的模式,慢慢调整为 “三不依赖” 原则:思想独立、精神独立、经济独立,“我不能让我的孩子,再经历我小时候的痛苦”。​

如今,王琳的母亲患上阿尔兹海默症,依旧是她承担费用,将老人送进条件优越的养老院。但每次探望,她始终保持距离,没有肢体接触,只简单询问健康状况。“每次见面后,我都会负能量爆棚,要花很久才能调整过来。” 她毫不避讳自己的真实感受,“养她是我的责任,这是做人的底线,但责任不等于爱。有些伤,一辈子都没办法和解。”​

这份清醒,打破了传统语境中 “血缘必须绑架情感” 的枷锁。节目中,没有刻意用煽情音乐烘托氛围,反而在王琳与儿子视频时,用心跳声替代背景音,这种克制的艺术表达,让她的故事更显真实,没有卖惨,没有博同情,只是平静地诉说 “我经历过什么,我现在如何选择”。​

王琳在《姐姐当家》里的故事,没有逆袭复仇的爽文情节,也没有与过去和解的圆满结局。她撕开了传统家庭中 “重男轻女”“血缘绑架” 的遮羞布,更用自己的经历证明,原生家庭的创伤无法抹去,但可以承认我受过伤,也可以拒绝必须原谅,更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活成独立、清醒的模样。​

       

最新文章

陈哲远《密室》与杨幂互怼,恐高社死、强颜欢笑表情包刷屏!

娱乐

 

阅读18694

“90后”北大硕士出任永辉超市CEO,要破上半年亏损、营收下滑困局

热榜

 

阅读12724

陈乔恩在综艺中分享婚姻插曲引发热议,因跟艾伦提离婚致其落泪!

娱乐

 

阅读12622

iOS从18跳至26!客服回应是按年份尾数命名,告别多系统版本混乱

时事

 

阅读14389

S+武侠剧《赴山海》翻车:侠客萧秋水攥着现代剧本穿帮,引全网热议

娱乐

 

阅读16806

冀ICP备200173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