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7 日至 11 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公示了韦东奕的《北京大学届满评估评审表》,共计 9 页的材料显示,韦东奕已顺利通过院系考核。若公示期间无异议,他将于 2025 年 8 月 1 日正式被聘为长聘副教授,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学界与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据悉,北京大学实行 Tenure-Track(预聘制),助理教授聘期通常为 6 年。韦东奕自 2019 年 12 月任职助理教授,2025 年恰好是其聘期的第六年,符合启动长聘评估的时间节点。对于此次晋升细节,北大数学学院办公室回应称 “不知情”,而人事部则表示:“学校有工作流程和安排,具体以官方发布为准。”
在 2020 – 2025 年的五年间,韦东奕在学术研究上成果斐然,共发表论文 32 篇,其中 7 篇为第一作者,研究内容涉及超临界波动方程、纳维 – 斯托克斯方程等数学前沿领域。2025 年 6 月,他参与的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其合作撰写的论文更是发表于数学顶级期刊《Forum of Mathematics, Pi》 ,展现出深厚的学术造诣。
值得关注的是,北大的长聘副教授岗位为终身教职,待遇等同于普通高校的正教授,但晋升门槛极高。候选人不仅需要通过严苛的国际同行评审,且淘汰率超过 60%。在北大的晋升体系中,从助理教授成长为长聘副教授,再到长聘教授,一般需要 3 – 5 年的时间。有观点指出,以韦东奕的学术成就,若跳槽至普通高校,可直接获得正教授职称,但他选择在北大接受长聘评估的挑战。
对于韦东奕即将晋升长聘副教授一事,众多网友认为他的学术成就实至名归,五年半发表 32 篇论文堪称 “高产”。不过,也有部分网友质疑北大的晋升流程偏慢,认为以韦东奕的成就本应更早获得聘任。对此,业内人士解释,北大数学系作为国内顶尖学术殿堂,竞争异常激烈,长聘评估必须严格遵循学术周期,若非有特殊重大成果,难以破格晋升。
韦东奕此次晋升长聘副教授的进程,不仅是其个人学术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也折射出高校学术人才培养与晋升体系的严格与规范,未来他在数学领域还将取得怎样的突破,值得学界与公众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