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播剧《长安的荔枝》里,李善德历经千难万险,只为将岭南的新鲜荔枝运至长安,这一过程充满荒诞与艰辛,背后映射出权贵阶层为满足私欲,随意摆弄底层人命运的不公。而当下,演员那尔那茜的高考事件,同样掀起轩然大波,其背后的种种操作,恰似《长安的荔枝》剧情在现实中的上演。
那尔那茜在 2008 年高考时,以 “内蒙古定向委培生” 身份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文化课总分却仅有 179 分 。彼时,北京同类专业录取线为 320 分,内蒙古线为 240 分,她的分数比内蒙古线还低 61 分 。这一超低分数却能进入顶尖艺术院校,令人咋舌。原来,定向委培政策本是国家为扶持边疆地区培养人才,允许当地考生降分考名校,但毕业需回乡服务 5 年 。可那尔那茜的操作却令人质疑。她初中高中均就读于北京顶尖名校十一学校,却在高考前夕 “精准” 获取内蒙古考生身份,上演 “北京读书、内蒙高考” 的戏码,占尽两地政策红利 。这种行径,就如同《长安的荔枝》中为满足杨贵妃吃荔枝的需求,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无视底层百姓艰辛,只为达权贵目的 。
更令人愤慨的是,那尔那茜毕业后并未按规定返回内蒙古,而是一句 “想出国玩一下”,便直奔挪威留学 。回国后,还顺利入职上戏担任助教 。她将国家给予边疆的扶持政策,当成了自己低分上名校、谋求个人发展的跳板 。这恰似《长安的荔枝》里,官员们为了迎合上意,随意改变规则,将本应用于民生的资源肆意挥霍 。在《长安的荔枝》中,李善德接下运送荔枝的 “死亡任务”,是因为他作为底层小吏,无力反抗权贵的安排 。而在现实中,那些真正需要定向委培政策改变命运的草原学子,却因那尔那茜的行为,被剥夺了机会,只能无奈承受教育资源被挤占的不公 。
如今,那尔那茜高考事件持续发酵,央视迅速将其从高考祝福视频中除名,人民日报发布同款视频也刻意避开她 。这一系列举动,表明官方对这种破坏教育公平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但那尔那茜及其团队至今仍未给出实质性回应,这种沉默回避的态度,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不满 。正如《长安的荔枝》中,底层百姓对权贵阶层不公行径的愤怒,却往往投诉无门 。当下,网友们纷纷要求彻查那尔那茜高考及后续就业的整个流程,是否存在违规操作,期望相关部门能还教育公平一片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