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25 年 10 月 1 日开始,中国铁路将不再用纸质火车票和报销凭证,完全进入电子发票时代。从 2024 年 11 月 1 日到 2025 年 9 月 30 日,是纸质票向电子票的过渡时间,现在这个时间已经到最后一个月了。铁路部门明确说,在过渡时间里,旅客还能要纸质的报销凭证,但是 9 月 30 号以后就再也不用了,这次变动也就意味着纸质票的完全退场。
铁路部门说,电子发票是完全数字化的电子凭证,和纸质发票有一样的法律效果。票面上有发票号码、旅客身份信息、行程详情、票价这些主要内容,还加了购买方名称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这些商务方面的内容,更适合现在的财务管理制度。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显示,这么做每年能少用好几亿张纸质票据,在环保和提高效率方面有很明显的好处。
关于旅客最关心的怎么要电子发票的问题,铁路部门已经把操作步骤改得更简单了。旅客可以在行程结束后,或者退改签完成后的 180 天里,通过 12306APP 首页的 “电子发票” 入口,或者网站的订单中心提交申请。操作的时候要注意:只有乘车人自己能申请,帮别人买票的亲友不能操作;发票抬头信息要填对,企业用户要提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电子发票和纸质凭证只能选一个,开了之后不能换。
为了方便大家用电子发票,它可以通过邮箱接收,能反复下载打印,还会同步到税务部门的电子发票服务平台。旅客如果需要重新开发票,在 180 天里可以凭着准确的信息再申请一次,原来的发票会自动作废。要是原来的发票已经入账了,购买方要在 72 小时内确认红字发票信息,超过时间这个流程就作废了。
这个改革得到了大部分旅客和企业的支持。经常出差的陈女士说:“再也不用怕出差丢了票影响报销了,电子发票直接同步到公司财务系统,效率高了不少。” 环保组织也算了一下,完全用电子发票每年能省几十万吨纸,相当于保护了一百万棵树。铁路部门也说,不用纸质票能大大减少在窗口排队的时间,提高检票的效率,缓解高峰时段的客流压力。
不过,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喜欢收藏火车票的张先生,特意在过渡时间里打了好几张票留作纪念。他说:“纸质票上的车次、时间、目的地,都记着旅行的回忆。电子票虽然方便,但是没有这份感情在里面了。” 有一部分老年旅客对用手机操作不太放心,75 岁的刘奶奶老实说:“我用手机操作还不太熟练,总怕错过开票的时间。”
现在,国庆假期快到了,铁路出行的这次数字化变动已经开始实际操作了。从绿皮火车时代的硬纸板车票,到现在的电子凭证,火车票的变化,也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过程,将迈入中国数字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