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头条新闻_热点资讯_字字头条

“30 元租工位‘假装上班’?杭州这家公司为何吸引 40 多名 “打工人”?

2025-07-30

在杭州滨江浦沿的金盛科创大厦里,一家名为 “假装上班无限公司” 的机构悄然走红。这里没有传统职场的 KPI 考核,也没有老板的监督,却吸引了 40 多名 “员工” 每天按时打卡 —— 他们支付 30 元即可享受朝九晚五的工位、网络、会议室,甚至能获得一份 “职场缓冲期” 的安全感。

走进这家 400 多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工位上的年轻人正专注地敲击键盘、接听电话,乍看与普通公司无异。但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的电脑屏幕上可能是求职网站、自学课程,或是正在运营的自媒体账号。约 10% 的用户选择支付 50 元拍摄工位照片后离开,目的是向家人证明 “仍在工作”。一位求职者坦言:“父母每天视频查岗,我只能用这种方式避免他们担心。” 而更多人选择长期入驻,比如 32 岁的全职妈妈周女士,她每天将孩子送上学后便来此处理跨境电商业务,“既能避开家庭琐事干扰,又能维持职场人的状态”

这种按天付费的模式,本质上是共享办公经济的延伸形态。传统写字楼动辄数千元的月租金让自由职业者望而却步,而 “假装上班” 公司以灵活定价和轻资产运营填补了市场空白。这种看似荒诞的商业模式,实则折射出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灵活就业人数已突破 2 亿,其中 35% 的自由职业者面临 “身份认同焦虑”。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友浪在调研中发现,长期待业者若缺乏规律作息,其焦虑指数会比在职者高出 37%。而 “假装上班” 公司通过模拟职场节奏,帮助用户维持社交自尊感。广州失业青年小 C 曾在图书馆 “假装上班” 半年,最终考上公务员,他坦言:“每天准时出门、和陌生人点头打招呼,让我觉得自己没有被社会抛弃。”

随着这类公司在全国扩张,法律风险与伦理争议逐渐浮出水面。部分公司宣称可提供 “实习证明”“社保代缴” 服务。律师赵良善提醒:“虚构劳动关系代缴社保属于骗保行为,一旦查实,双方都将面临法律追责。” 更值得警惕的是,个别机构以 “职场培训” 为名收取高额费用,实际提供的却是无效服务。

苏州某 “假装上班” 公司正在探索新模式:工位费含餐 28 元 / 天,同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项目对接。创始人大木表示:“我们希望把这里变成资源交换平台,让用户不仅花钱,还能通过技能共享赚钱。” 这种尝试获得了学界认可,张友浪建议:“若能与政府就业服务体系对接,这类空间有望成为职业过渡的‘公益驿站’。”

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假装上班” 公司的走红,本质是人们对稳定社会角色的渴望。当传统职场的确定性被打破,这种 30 元一天的 “职场角色扮演”,或许能为迷茫者提供暂时的栖身之所。但正如温州大学教授张一力所言:“真正的解决方案,是构建更包容的就业支持体系,让每个劳动者都能在阳光下体面地谋生。”

       

最新文章

日本麦当劳推出宝可梦套餐:许多人只要卡片,套餐被随意丢弃!

热榜

 

阅读10944

网传迪丽热巴或首登 VOGUE 金九封面,瞬间引发网友热议!

娱乐

 

阅读13502

男子向楼下烧烤店泼不明液体,长期噪音矛盾引发极端冲突!

时事

 

阅读19150

汪苏泷演唱会间奏间隙调侃迟到粉丝,一句”才来呀~”引发全场爆笑!

娱乐

 

阅读16989

全球首个孕育机器人预计一年面世,售价估计不超过 10 万元人民币!

科技

 

阅读16701

冀ICP备200173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