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闵行区一家社区面馆凭借极具反差感的菜单意外全网走红。这家以 3 元阳春面为主打的小店,菜单上竟同时标注着 “茅台 48 元 / 杯(10ml)”“五粮液 24 元 / 杯” 等名酒分杯售价。这种平民消费与高端酒水的奇妙组合,经 B 站 820 万粉丝博主 “盗月社食遇记” 探店视频传播后,迅速引发全网关注。
单杯茅台按整瓶折算下来价格约 2400 元,略高于当时约 1800 元的市场价,但 10ml 一杯的拆分售卖方式,大大降低了普通人体验名酒的门槛。老板黄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拆分售卖名酒是为了让低收入顾客能 “花小钱尝名酒”,而将名酒混入普通菜单,则是为了照顾那些只点阳春面顾客的自尊心,“让人家心里好受,脸上有面子”。
随着探店视频的爆火,这家社区面馆的日均客流量翻倍增长。更有甚者专程从深圳 “打飞的” 前来打卡,店门口被各路直播团队围堵,咨询电话更是响个不停。然而,突如其来的热度却让黄先生喜忧参半。他坦言,茅台原本并非面馆主营,每周也就卖出几杯,如今的超高关注度打乱了店铺 “社区食堂” 的定位,导致周边老顾客来了之后经常没有座位。面对这一状况,黄先生直言 “身心俱疲”,甚至无奈表示 “再这样只能关门”。
7 月 25 日,黄先生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 —— 宣布下架茅台、五粮液等名酒,并向公众袒露了面馆的真实定位与初心。他透露,这家面馆实际上是 “技能培训试点”,计划用餐饮经营获得的利润支持店员学习技能,比如修理机器、外语等,而推出 3 元阳春面,则是为了测试 “20 年前物价” 在当下的可行性。对于此次走红带来的影响,黄先生感慨道:“没人关心我想做什么,他们只想要热度”“这不是面馆,是教室;不是卖酒,是做人”。
这家社区面馆的创新做法,曾被网友称赞为 “精准狙击当代消费心理”,通过碎片化消费降低了奢侈品的体验门槛,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法律隐忧。有律师指出,分杯售卖酒类产品需要明确标注生产日期、酒液来源等信息,否则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对散装食品的相关规定;如果店铺未取得 “散装酒类销售” 许可,还可能面临超范围经营的风险。
从正面效应来看,客流量的短期激增确实让店铺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部分网友也肯定了这种 “普惠消费” 的探索。但过度围观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挤占了社区小店原本服务 3 公里范围内居民的服务半径。这让人不禁联想到此前的 “拉面哥”“工地十元食堂” 等案例,都印证了流量可能反噬初心的现象。
如今,随着名酒的下架,这家社区面馆能否回归最初的 “社区食堂” 定位,继续践行其技能培训的初衷,还有待时间检验。而这场由 “3 元阳春面配茅台” 引发的流量风波,也让人们开始思考社区小店在流量时代如何保持初心,以及消费者与媒体在追逐热度时应把握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