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9 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通报,63 岁男子阮某平因长期假冒 “退役少将”“中国科学院院士” 等身份非法获利,已被依法刑事拘留。这起持续三年的骗局堪称 “身份造假教科书”,从 “解放军少将” 到 “小汤山医院政委”,从 “中科院院士” 到 “阮小七后裔”,阮某平凭借虚构的多重身份,在广东多地中小学、商业活动中畅通无阻,甚至以 “当代药王” 身份收徒敛财,直到警方揭开其荒诞面具。
阮某平自称 “中国科学院院士”,但中科院官网查询不到任何记录;宣称 “原第一军医大学常务副校长”,但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校史明确否认,且该校从未设立此职务;虚构 “解放军少将” 身份,谎称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荣立特等功;自称 “非典小汤山医院政委”“火神山医院抗疫副总指挥”,但权威报道显示相关职务均由他人担任。包装成 “水泊梁山阮小七第二十七代传人”“中医中国阮顺堂创始人”,甚至在 2025 年 5 月深圳文博宫举办 “当代药王” 收徒仪式,48 名弟子疑涉高额拜师费。
阮某平的骗局之所以得逞,与社会对 “权威头衔” 的盲目崇拜密不可分。2023 年至 2025 年间,他频繁现身惠州、东莞、广州等地中小学,以 “院士” 身份担任 “课程导师” 或开学典礼嘉宾。校方未通过中科院官网核验身份,直接将其头衔写入宣传稿,甚至在官方公众号发布合影。以 “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健康总顾问” 身份为酒企、中医药品牌背书,宣称 “独家秘方”“祖传医术”,利用公众对院士、少将的信任推销产品。某酒企负责人坦言:“他的头衔能提升品牌可信度,我们没仔细核实。”
警方以 “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刑拘阮某平,但法律界对此存在分歧。部分专家指出,“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要求犯罪主体假冒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 “院士” 并非公职身份,若阮某平骗取巨额财物,可能构成诈骗罪。2023 年 “石某某案” 中,法院最终以诈骗罪判处冒充军人的被告人有期徒刑 11 年,因其骗取金额达 62 万元。
阮某平的骗局暴露出社会对 “权威头衔” 的病态追逐。“院士”“少将” 等头衔代表的是专业成就,而非道德担保。阮某平的荒诞骗局终被揭穿,但其暴露的社会病态值得深思,当 “光环崇拜” 超越理性,骗子便有了滋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