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头条新闻_热点资讯_字字头条

日照一赶海园被曝撒人工饲养蛤蜊,揭开了赶海经济背后的深层矛盾

2025-08-14

8 月 12 日晚,一段 “日照万宝赶海园工作人员撒人工饲养蛤蜊” 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视频里,穿工作服的阿姨背着半人高的塑料桶在沙滩上走,每走几步就把大小差不多的蛤蜊扔到滩涂里,游客看到后,一下子涌上去疯狂捡。这个做法揭开了赶海经济背后的深层矛盾, 当自然给的东西变成商业表演,赶海的美好感觉就慢慢没了。

其实,这种 “人工干预” 不是第一次出现。今年五一期间,日照刘家湾赶海园曾用 “龙王献宝” 的活动名义,每天往滩涂放 3000 斤野生蛤蜊,被媒体夸是 “提供情绪价值” 的创新服务。当时景区工作人员解释,这么做是为了帮外地游客弥补赶海技巧不足的问题,让游客 “绝不空手而归”。这种模式短时间里确实让游客更满意了。

但这次万宝赶海园的做法引发了更大争议。游客王先生说,撒下去的蛤蜊 “大小一样,明显是人工养的”,和野生蛤蜊样子差很多。更要注意的是,工作人员直接说 “野生蛤蜊少,游客挖不到会抱怨,撒点人工的让大家有收获感”。这种直白的商业想法,暴露了赶海经济的变化:从依赖自然给的传统活动,变成了 “撒贝壳 — 捡 — 收费” 的流水线操作。

看起来贴心的服务背后,藏着不能忽视的生态风险。海洋生物学家李教授说,蛤蜊是滩涂生态系统里的关键物种,过度集中捕捞可能让生物种类变少。刘家湾赶海园五一期间放的 3000 斤野生蛤蜊,需要雇很多人从滩涂里挖出来。这种 “先捕捞再投放” 的模式,其实破坏了海洋生物的自然分布和繁殖规律。

人工养的蛤蜊带来的生态风险更复杂。虽然景区说蛤蜊 “经过检疫”,但大量放养殖的贝类可能带入外来物种,打破当地的生态平衡。中国海洋大学王悠教授的研究显示,贝类对环境变化很敏感,就算是很小的人工干预,也可能影响它们的生理功能。更严重的是,这种 “表演式赶海” 可能误导游客的认知 —— 当孩子们以为蛤蜊会像礼物一样从天上掉下来,真正的海洋生态教育就没法进行了。

这件事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两种不同的讨论。支持的人觉得景区 “接地气”,满足了游客 “满载而归” 的心理需求,特别适合亲子家庭体验。有网友甚至开玩笑说:“比那些造假瀑布的景区好多了。” 反对的人则批评这是 “造假式旅游”,失去了赶海的本来意义。资深赶海爱好者说:“以前赶海要看潮汐、学技巧,现在交钱就能‘有收获’,完全变味了。”

这种争议反映了旅游业的深层变化。当体验经济成了主流,景区为了争流量,不断推出 “零门槛” 服务,却在不知不觉中削弱了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就像刘家湾赶海园把撒蛤蜊包装成 “龙王献宝” 的民俗活动,表面是文化创新,其实是把自然景观变成了商业道具。

       

最新文章

金钟国官宣结婚!《Running Man》现场变婚礼殿堂,成员集体祝福

娱乐

 

阅读13147

梓渝真的太争气了!43天发6首歌刷屏,从丑闻风暴到顶流逆袭

娱乐

 

阅读19653

马天宇隐居北京当 “鸡司令”:300 只鸡、100 亩农场和他的自由人生

娱乐

 

阅读19704

上海奶茶店开业首日天花板坠落致店员身亡,家属索赔引关注!

时事

 

阅读19667

戚薇直播自曝医美翻车,肉毒杆菌注射过量 40% 致 “AI 脸”!

娱乐

 

阅读13883

冀ICP备200173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