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第一杯奶茶” 引发的消费热潮在全国展开,但是意外变成了外卖行业的 “大考验”。从瑞幸、喜茶这些连锁品牌的门店里,打印机不停吐出小票像门帘一样,到外卖骑手因为抢单打了起来,这场营销活动暴露出的行业问题,正在改变大家对即时消费的看法。
几十家奶茶店被外卖骑手围得走不动路,骑手们挤在取餐口大声喊着订单号,店里的打印机一直转,打出来的小票像门帘一样挂着,最长的一张小票竟然有 3 米长。瑞幸咖啡一家门店的店长说,那天的订单是平时的 8 倍,员工从早上 8 点忙到凌晨 1 点,连轴转了 17 个小时,“手指关节肿得像馒头,咖啡机烫到手也顾不上戴手套”。喜茶杭州亲橙里店更厉害,系统显示 “前面还有 682 杯要做”,预计要等 5 个多小时,店员关了 5 次线上点单系统,还是缓解不了订单积压的压力。
订单一下子多了,直接让配送系统崩溃了。上海、河南等地的用户说,奶茶订单的平均配送时间从 30 分钟变成了 2 到 5 小时,有些骑手的手机上老是跳出 “订单太多请等一等” 的提示。北京、深圳等地出现了骑手因为抢单打起来的情况,还有和店员吵架的。为了赶时间,骑手们想出 “盲盒配送”—— 随便拿已经做好的奶茶,导致有人点了 “1 点点” 收到的却是 “奈雪”,最后只好接受 “买一送六” 的赔偿。天津的李女士被 3 家门店连续取消订单,“平台显示接了单,到店里却说系统坏了做不了”。
美团、饿了么一起搞 “百万杯免单” 活动,加上 CoCo 生椰绿豆冰卖 2.9 元这样的低价,彻底点燃了大家的消费热情。可是平台没有准备好足够的运力和产能,直接让供应链垮了。杭州一家门店因为订单堆太多,只好把 100 多杯没送出去的奶茶扔了,网友骂这是 “流量热闹的代价”。更让人觉得好笑的是,平台 “整点抢免单券” 的活动,因为门店提前关门或者系统崩溃用不了,让消费者觉得不公平。
这场热闹的代价,都落在了干活的人身上。瑞幸一家门店的店长在社交平台上说,自己一个半月瘦了 38 斤,“每天站 14 个小时,饿到看见空气都想吃”。还有一些店员因为老熬夜、吃饭不规律,出现了 “过劳肥”。行业数据显示,立秋那天全国茶饮门店的订单比去年多了 400%,可是超过 60% 的门店因为人手不够,只好关了堂食,专门做外卖。
社交媒体上,“奶茶仪式感” 引发了激烈讨论。支持的人觉得这是年轻人表达关心的方式,可是批评的人说这是 “资本设下的消费陷阱”。法律专家指出,平台 “满减 + 免单” 的做法可能不正当竞争,违反了《价格法》。更让人担心的是,杭州、苏州等地有消费者因为等了 4 个多小时退了单,导致门店库存堆起来,造成了资源浪费的恶性循环。
在这场热闹里,健康的自制奶茶教程意外火了。“红茶炒糖 + 鲜奶” 的配方被点赞超过一百万次,强调没有添加剂、成本低,正好符合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有网友开玩笑:“与其排队 5 小时买奶茶,不如自己在家做,还能避免被资本算计。” 这说明,当商业营销太过分、让人不信任了,消费者就开始用行动选择,回归理性消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