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 7 月的音乐圈,一场围绕歌曲《年轮》原唱身份的争议,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这场风波因网红歌手 “旺仔小乔” 的直播言论而起,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粉丝的热烈争议,甚至促使 QQ 音乐对歌曲的 “原唱” 标签进行了调整,而张碧晨和汪苏泷双方工作室也先后加入这场舆论漩涡,使得事件持续升温。
一切源于旺仔小乔在直播中的多次强调,坚称《年轮》的 “原唱仅为张碧晨”,并拒绝将汪苏泷标注为原唱,她此前还曾公开宣称 “发一百遍《年轮》也只会写张碧晨原唱”。这样的言论在粉丝群体中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不同阵营的粉丝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受此影响,QQ 音乐于 7 月 23 日移除了张碧晨版《年轮》的 “原唱” 标签,仅保留汪苏泷版本的 “原唱” 标识,这一操作无疑让本就激烈的争议进一步升级,引发了更多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面对争议的不断发酵,汪苏泷工作室率先在 7 月 25 日 0:05 发文。文中表示,鉴于此次《年轮》因某博主不当话术引发的争议持续发酵,且偏离了音乐本身,决定在《年轮》发行十周年之际收回所有演唱授权,暂不授权该作品做任何演唱。汪苏泷工作室还明确指出,《年轮》立项时即为 “男女双版本”,汪苏泷的男声版与张碧晨的女声版同期存在。同时,针对另一首争议歌曲《梦幻诛仙》,工作室也同步澄清其为 “双原唱”。随后,大象音乐老板李思睿出示了十年前的项目邮件,邮件内容证实剧方最初便邀请汪苏泷 “创作并演唱”,男女版本从一开始就是同步规划的。
仅仅两小时后,在 7 月 25 日 2:16,张碧晨工作室发布长文进行反驳。工作室主张,张碧晨的女声版于 2015 年 6 月 15 日首发,早于汪苏泷版本(6 月 30 日上线),并且张碧晨版本是电视剧《花千骨》唯一使用的版本。为了支撑这一观点,工作室援引了《著作权法》中 “原唱 = 首次公开发行者” 的定义,并出示了国家级版权平台(MCSC)的登记记录,记录显示汪苏泷仅登记为 “词曲作者”,而非演唱者。此外,工作室还强调在签约时未被告知存在并行版本,合同中也无 “双原唱” 条款。文末,工作室以 “与《年轮》告别” 这样略带伤感的表述,暗示不再参与这场争议。
从法律角度来看,汪苏泷作为词曲作者和版权方,依法拥有收回授权的权利。而张碧晨主张的 “唯一原唱” 身份,虽然符合行业惯例,即从歌曲首次发行的角度确定原唱,但在法律层面,版权与演唱身份并未被强制绑定。也就是说,即使张碧晨是首个公开发行演唱版本的歌手,也不意味着她能独占原唱的认定,尤其是在汪苏泷作为创作者,同时也有演唱版本发行的情况下。
此次《年轮》原唱之争,不仅让这首发行十年的经典歌曲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音乐行业对于 “原唱” 定义、版权归属以及艺人权益等多方面问题的深入思考。对于广大听众而言,无论原唱争议最终如何定论,《年轮》这首歌所承载的情感与记忆,都不会因此而改变。但对于音乐行业来说,这场风波无疑是一个警示,在未来的音乐创作、发行与传播过程中,需要更加明确和细化相关规则,以避免类似争议的再次发生。从即日起,未经授权,张碧晨不得在任何场合演唱《年轮》,而这首歌未来将走向何方,是继续保持禁唱状态,还是在双方达成共识后重新回归大众视野,我们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