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2 日,国家网信办在 “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 整治涉企网络‘黑嘴’” 专项行动中,公开曝光了一批典型案例,网红 “柴怼怼” 及其关联账号赫然在列。抖音账号 “柴怼怼”“怼怼柴”,小红书账号 “柴怼怼” 等,长期无事实依据蓄意抹黑胖东来的产品质量,恶意诋毁该企业及企业家形象声誉,并借此吸粉引流带货,严重扰乱了网络营商环境。
据悉,自 2025 年 4 月起,“柴怼怼”(本名柴向前)持续发布视频,无端指控胖东来销售的和田玉 “成本几百元售价数万”。其言论不仅毫无事实根据,还进一步调侃胖东来 1998 年发生的火灾事故(该事故导致 8 人不幸死亡),这种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引发了社会公愤。更有甚者,“柴怼怼” 在网络上借机煽动地域对立,以制造争议的方式吸引流量,最终为其自身的珠宝带货业务引流,行径可谓 “碰瓷式营销”。
公开资料显示,柴向前关联着多达 25 家企业,业务广泛涉及珠宝、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在多家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及高管职务。然而,部分关联企业因 “经营异常”,如出现无法联系、未按时公示年报等问题,已被列入异常名录。
面对 “柴怼怼” 的恶意诋毁,胖东来于 4 月 25 日以商业诋毁、名誉侵权为由,向许昌中院起诉柴向前及相关公司,并索赔不低于 500 万元。为自证清白,胖东来主动公布了玉石销售明细,显示其毛利率≤20%,同时开放第三方检测渠道,获得了市场监管部门抽检合规背书。
此次国家网信办开展的专项行动,将此类恶意抹黑企业、干扰营商网络环境的行为明确纳入 “清朗” 整治范围。目前,涉事的 “柴怼怼” 相关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由于其行为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并可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罪,案件现已进入司法审理阶段。若商业诋毁罪名最终成立,涉案人员可能面临 5 年以上有期徒刑。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舆论对企业的影响日益深远。此次 “柴怼怼” 事件为广大网红及网络从业者敲响了警钟,任何企图通过恶意诋毁、造谣生事来谋取私利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同时,也彰显了国家对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坚定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