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头条新闻_热点资讯_字字头条

60岁不能办eSIM?电信年龄限制惹众怒,10月24日起取消!

2025-10-23

“刚退休,想给智能手表办个eSIM,好监测心率、紧急时能打电话,结果营业厅说‘超60岁不能办’——这技术还挑年龄?”北京的张大爷拿着刚买的智能手表,站在电信营业厅门口,一脸不解。类似的一幕,最近在全国多地上演。好在事情有了转机:中国电信客服已明确表示,从10月24日起,eSIM业务将取消60岁的年龄上限,18岁以上用户均可办理。这意味着,像张大爷这样的老年用户,终于能用上这项“无卡也能通”的便捷服务了。

一、一张表看清三大运营商 eSIM 政策差​

同样是办理 eSIM,三大运营商的门槛却大相径庭。记者梳理政策发现,年龄限制成为最显眼的 “分水岭”:​

运营商
年龄限制
特殊说明
办理渠道
中国电信
10 月 24 日前 18-60 岁
已办用户不受影响,地区执行有差异
线下营业厅
中国联通
年满 16 岁无上限
支持多终端适配,累计服务数百万用户
线下营业厅
中国移动
年满 18 岁无上限
覆盖手机、手表、车载等全场景
线下营业厅

目前,三家都要求线下办理,必须带身份证和适配的设备(比如国行版iPhone或部分智能手表)到营业厅现场核验。问题在于,电信此前的年龄限制,恰恰卡住了最需要eSIM的人群——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用智能手表测血压、防跌倒、一键呼救,这些功能都依赖eSIM实现独立通信。结果,技术本该服务他们,却先把他们挡在了门外。

二、网友热议:60岁还在上班,凭什么被拒?

消息一出,社交平台上迅速掀起讨论,上万条留言涌出。有网友说:“我爸62岁,还在做企业顾问,天天用平板开会、用手表接电话,结果办eSIM被拒,这规定是不是太死板了?”还有人指出:“试运营需要风控可以理解,但用年龄一刀切,反而把最会用技术的老年人排除在外了。”

不过也有不同声音。一位杭州用户留言:“上周刚带63岁的妈妈在本地电信营业厅办成功了,没被卡年龄。”这说明,各地执行标准并不统一,可能和营业厅系统更新进度有关。所以,想办理的朋友,最好先打10000号确认清楚,免得白跑一趟。

三、限制背后:是风控,还是对老年人的误解?

为什么电信要设这个年龄门槛?业内人士透露,这其实是eSIM业务处于“试运营阶段”的一种妥协。毕竟,eSIM在手机端的大规模开放才刚起步(2025年10月),系统还在磨合,运营商想通过阶段性限制降低风险。而年龄,成了最简单的“筛选工具”。

但这种做法,和国家推动的“数字适老”方向明显脱节。工信部数据显示,全国已开设40万场“银龄数字课堂”,超3000款APP完成适老化改造。越来越多老年人不仅会用智能手机,还主动拥抱智能穿戴设备。对他们来说,eSIM不是“可有可无”的新潮玩意,而是安全与独立的保障——手表能独立打电话,意味着摔倒时不用依赖手机,就能直接联系子女或急救中心。

再看另外两家运营商:联通从2018年就开始推eSIM可穿戴业务,靠全年龄开放积累了大量用户;移动则直接把eSIM纳入“多终端协同”战略,从未设年龄上限。通信专家王磊说得直白:“技术推广不该用年龄画圈。试运营阶段,更该听听不同年龄段用户的真实反馈。”

四、10月24日之后,这些细节也要注意

10 月 24 日的 “松绑”,无疑是运营商对市场呼声的积极回应。对用户而言,除了年龄限制取消,这些细节仍需留意:​老设备能用吗? 目前 eSIM 仅支持 iPhone Air 等少量终端,后续将开放更多国产品牌;​异地能办吗? 暂不支持跨地区办理,广东号码需在广东境内营业厅办理;​能办几张卡? 同一身份证下 eSIM 与实体卡总数不超过 5 张,单手机最多激活 2 个 eSIM 号码。​

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网:实探三大运营商营业厅:移动通信向“多模态”eSIM模式演进

中国信息产业网:数说行业“十四五”|数字适老贴心普惠

       

最新文章

86元长郡校服撞衫1.6万LV大衣!网友:这才是”奢牌平替”天花板

热榜

 

阅读11641

60岁不能办eSIM?电信年龄限制惹众怒,10月24日起取消!

热榜

 

阅读19725

九号微电影《记忆奇旅2:最后上传》上线,易烊千玺演绎太有张力了

电影

 

阅读10562

笑到拍腿又哭红眼!《浪浪人生》戳中多少中国家庭的痛与暖?

电影

 

阅读14918

今日霜降:秋冬转换关键期,四防指南助你健康过冬

推荐

 

阅读15323

冀ICP备200173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