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江苏高院的一纸判决,把乳业双雄的 “包装大战” 锤出了结果 —— 蒙牛 “精选牧场” 纯牛奶因长得太像伊利 “金典”,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不仅得立刻下架同款包装,还得给伊利赔 500 万!消息一出,网友第一时间冲到超市货架拍对比图,两款箱装牛奶摆在一起,墨绿色的底框、白色的大字标题、连牧场插画的色调都几乎一样,不凑近看商标,根本分不清谁是谁。有网友笑称:“以前买错是我眼瞎,现在知道了,是商家故意让我瞎!”
别以为 “长得像” 是小事,法院的判决书里把细节扒得明明白白,每一条都戳中要害:都是墨绿色打底配白色粗体字,连字体大小和位置都高度重合,这可是包装最抓眼球的部分;背景都是牧场风光,色调偏暖黄,连奶牛的构图角度都大同小异;两款都是常温箱装奶,超市总把它们堆在同一货架,相当于主动给消费者 “出难题”;
蒙牛居然没在包装显眼处标自己的 logo,反而把 “精选牧场” 四个字放得最大,这不就是故意让人认错吗?更关键的是,“金典” 的包装从 2006 年就开始用了,2020 年升级后更是家喻户晓。法院直接点明:“消费者看到这包装,第一反应就会想到伊利,蒙牛这就是借别人的名气‘搭便车’。”
面对指控,蒙牛一开始还挺硬气,说 “绿色、奶牛都是乳业通用元素,不算抄”。结果法院一句话就把这借口堵死了:“单个元素常见,不代表组合在一起没有独创性!就像米饭和菜都是家常菜,但别人做的佛跳墙,你照搬配料和摆盘,能说不是抄吗?”
这话直接说到了网友心坎里,评论区瞬间炸成一锅粥:“亏我还以为是金典出新品了,买回家才发现是蒙牛,合着是故意的!”“之前赔过 215 万还不长记性,这是把法院当提款机?”;“超市货架上真的分不清!上次给孩子买金典,回家发现是蒙牛,孩子喝了还说味道不一样”“这不是侵权,是欺负我们眼神不好”。
有人还翻出旧账:蒙牛 2016 年就因为 “未来星” 模仿被判赔 215 万,2023 年 “现代牧业” 案又赔了 98 万,加上这次 500 万,三次光罚款就快 800 万了。“这钱拿去搞研发不好吗?非要花在赔偿上”,网友的吐槽戳中了要害。
可能有人觉得 “不就是个包装吗,至于赔这么多?” 但这案子根本不是 “小题大做”,包装也是 “知识产权”。法院明确说了,“金典” 的包装用了快 20 年,早就成了消费者认得出的 “招牌”,这种 “有一定影响的包装装潢” 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就像你家店的招牌设计得独一无二,别人照搬就是抢生意,同理可得。
其次,“惯犯” 代价越来越大。第一次赔 215 万,第三次直接涨到 500 万,法院就是想用罚款倒逼企业改毛病。之前有乳业同行透露,有些品牌懒得搞设计,就盯着爆款 “抄近路”,觉得 “罚点钱比研发省钱”,这次蒙牛的教训算是给行业敲了警钟。
蒙牛这次栽跟头,根本不是 “运气差”,而是没搞懂做生意的根本:消费者买的是牛奶,不是 “高仿包装”。金典能火近 20 年,靠的是品质积累,不是一个墨绿色盒子;要是蒙牛把模仿的心思花在研发上,哪怕推出个 “精选牧场” 新品,靠口感圈粉,也不至于花 500 万买教训。
更讽刺的是,法院驳回了伊利 “登报消除影响” 的诉求,算是给了蒙牛留了余地,但网友不买账:“消除影响的不是登报,是别再抄了”。现在乳业市场竞争这么激烈,靠 “搭便车” 或许能赚快钱,但迟早会被消费者抛弃 —— 毕竟谁也不想每次买牛奶都得拿放大镜看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