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福耀集团创始人曹德旺又被推上风口浪尖。有人拿他累计上百亿的慈善捐款说事,对比员工薪酬,质疑他”宁可把钱捐出去也不给员工涨工资”。还有人翻出他过去说”高工资不利于年轻人奋斗”的言论,觉得他做慈善和企业管理存在矛盾。面对这些声音,曹德旺最近亲自出面,把争议一一说开。
“我捐的每一分钱都是个人财产,不是公司利润。”曹德旺开门见山划清界限。他解释说,自己的慈善主要投向教育,从创办福耀科技大学到资助贫困学生,目的是推动教育公平,不是图名声。”做慈善是为了培养悲悯心。”他强调,个人财产怎么用是自己的事,而员工工资要按市场规律来,”不能把我捐款和员工薪酬混为一谈,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针对”对员工苛刻”的说法,曹德旺亮出数据:福耀4万名员工,月均工资约1万元,比行业平均水平略高。”但涨工资不能任性,”他解释,”如果把利润全部分给员工,企业抗风险能力会下降。”他举了2023年芯片短缺的例子:”当时靠留存利润渡过难关。如果钱都用来涨薪,遇到危机就只能裁员,反而害了员工。”除了工资,福耀还有员工重病家属资助、无息贷款等保障机制。”福利不只有涨工资这一种形式。”曹德旺补充道。
对于网上流传的争议言论,曹德旺直呼冤枉。”原话是说’过度追求高工资不注重能力提升,会让年轻人失去奋斗动力’,不是反对合理涨薪。”他觉得这话被掐头去尾,完全变了味。
虽然福耀已经发声明要求删除不实信息,但网友仍有质疑。有人翻出他过去说”企业不是福利机构”的言论,觉得前后矛盾。也有支持者认为:”企业经营本来就要平衡各方利益,不能简单理解为不关心员工。”
曹德旺还提到一个顾虑:如果福耀大幅涨薪,可能引发同行跟风,最后大家成本失控,要么裁员要么涨价,反而损害行业稳定。”员工薪酬要看创造的价值,不能搞平均主义。”他说,”否则会打击真正努力的人。”这话引出更深层的讨论:企业到底该优先保障员工福利,还是先考虑行业稳定和抗风险能力?
曹德旺的回应并没有让争议消失,反而引发新思考。支持者觉得:”用个人财产做慈善无可厚非,企业按市场规律办事没问题。”反对者则认为:”大企业应该在能力范围内让员工分享更多发展成果。”这已不是曹德旺第一次面临这样的讨论,从”玻璃大王”到”慈善家”,他的每个举动都容易被放大。说到底,这场争议反映了人们对”企业家责任”的不同期待,有人看重社会贡献,有人更关注员工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