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0 日,山东济南一个普通家庭的平静被打破了。家里正在用的小熊电器养生壶突然爆炸,滚烫的热水混着碎玻璃溅得到处都是,一下子泼在才一岁的孩子身上。家长慌慌张张送孩子去医院,诊断结果让人难受:孩子全身 40% 面积烫伤,是重度烫伤,碎玻璃还划了好几道伤口。
9 月 24 日,孩子被迫做了第一次手术,之后还得做好几次植皮修复才能好。家长晒出的医院单据和监护室照片里能看到,孩子裹着厚厚的纱布,只露出眼睛,小小的身体因为疼时不时发抖。“平时就放在客厅桌上烧水,怎么也想不到会炸,孩子才刚会走路啊!” 家长的哭诉发到社交平台上,一下子引发了全网对 “小家电安全” 的担心。
事情发酵后,小熊电器官方终于有了回应,主要说三件事:一是已经派人去医院看望家属,答应承担医药费,还会帮着处理后续的事;二是说 “现在没法拿到出事的产品,还没查清楚爆炸原因”,猜可能是玻璃被碰到、撞到了;三是说会 “尽力去查”,查清楚了会第一时间说。
可是这份回应没打消大家的疑问:不少网友问 “为啥拿不到出事的产品?是家属不愿给,还是公司查得太慢?”“猜是被碰到了,是不是在说家属用得不对?” 还有人说,公司只提帮着看病,没说要检查同批次的产品,“万一还有同款养生壶有问题,难道要等下一个悲剧发生?”
事情闹大后,小熊电器养生壶的 “安全黑历史” 被翻了出来:黑猫投诉、12315 平台上,近三年关于这个牌子养生壶的投诉有 50 多起,问题主要是 “玻璃壶身裂了”“加热时漏水”“底座漏电”。比如 2024 年有用户投诉 “养生壶用了半年,煮茶时突然裂了,热水流到桌上”;还有用户说 “新壶用第三次就漏水,联系售后只给换零件,不解释原因”。
关键是,小熊电器 2023 年的财报显示,公司当年花在营销上的钱有 12.8 亿元,可花在研发上的只有 2.05 亿元,研发费只占营销费的 16%。有家电行业分析师直说:“钱都花在请网红带货、打广告上,却不舍得在玻璃材质、安全设计上多投钱。小家电看着技术不难,但用到高温、玻璃的产品,材质够不够结实、密封做得好不好,都得靠研发。省研发的钱,就是省安全的钱。”
有知情人说,现在小熊电器已经和家属进一步沟通了,答应会常去探望,还会商量赔偿的事,还在内部会议上说要加强品控。可是到现在,公司还没说 “具体要怎么改”,没提要不要召回同批次的产品,没说怎么升级旧款的安全设计,也没公开品控流程要怎么优化。
这样的 “嘴上重视,行动含糊” 的态度,大家不信。有网友评论:“出了事就花钱慰问,却不堵上安全漏洞,这不是解决问题,是‘花钱消灾’。” 这事又一次揭开了小家电行业的安全毛病。最近几年,养生壶、电煮锅、空气炸锅这些小家电因为 “方便、长得好看” 成了家里必备的东西。可是有些公司为了抢市场,一门心思想做 “便宜、网红款”,却不管最基本的安全,比如用普通玻璃代替耐高温的高硼硅玻璃,省掉 “防干烧传感器”“防爆泄压阀” 这些关键零件,品控检查也走个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