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5 日小米秋季发布会现场,雷军举着两部手机的画面刚出现在屏幕上,弹幕马上就多了起来。当 iPhone17 Pro 外接 5000mAh 磁吸充电宝完全关机时,旁边的小米 17 还亮着 26% 的电量。这场持续 12.2 小时的极限续航测试,让 “小尺寸续航之王” 的称号完全确定了。
接着,更厉害的实测数据来了:在 5G 信号满格、120Hz 高刷新率的重度使用情况下,小米 17 标准版硬是用了 18 小时,比 iPhone17 Pro 的 13.8 小时多了整整 4.2 小时。这就意味着,从早上 8 点刷视频、办公到凌晨 2 点,小米用户根本不用找充电器。
小米能做到这样大幅领先,首先是因为小米金沙江电池有大的升级。7000mAh 的容量差不多是 iPhone17 Pro(3582mAh)的两倍。更重要的是,它用了含硅量 16% 的硅碳负极技术。要知道,硅材料存锂的能力是石墨的 10 倍以上。这种技术能在同样体积下提升 20% 的能量密度,还解决了低温下没电的问题。
硬件配合得也很好: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的 3nm 工艺,加上 LIPO 封装技术,让性能达到最高的同时,耗电少了很多。另外,还有澎湃 G2 电源管理芯片的智能调节,就算连续高强度使用,电池也能 “省着用”。充放电 2000 次后,还能保持 80% 以上的容量。
要是说续航解决了 “用得久” 的问题,那快充就解决了 “担心充电” 的问题。小米 17 的 120W 有线快充,把 7000mAh 的大电池充满只需要 19 分钟。这就像洗漱、吃早餐的时间,手机就能从没电变成充满电。再看 iPhone17 Pro 的 35W 快充,充满同样容量的电池至少要 1 小时 40 分钟,两者的差距达到了差了一代的水平。
最让消费者高兴的是价格:小米 17 标准版 12GB+256GB 版本只卖 4499 元,却能和起售价 9999 元的 iPhone17 Pro 对比。要知道,小米 17 不仅在续航、快充上全面超过 iPhone17 Pro,性能也能赶上 A19 Pro 芯片。甚至它还自带了 iPhone 没有的超声波指纹、USB 3.2 传输等功能。
就像雷军在发布会上直接说的:“小米 17 不是简单堆零件,而是用五年做高端产品积累的技术,重新定义旗舰手机的价值。” 从跳过 16、直接叫 17 的勇气,还有澎湃 OS 3 打破生态限制的安排,这场和苹果的正面竞争,很明显是早就计划好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