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蔡国强的《升龙》烟花在喜马拉雅山脉 5500 米高空绽放出绚烂光轨时,始祖鸟大概没料到,这场精心策划的 “致敬自然” 艺术项目会变成品牌史上最大的信任危机。“大自然不是可以随意涂抹的画布!” 网友的尖锐批评像高原寒风般刺破了这场艺术盛宴的光环,但是更讽刺的是,这个一直把 “敬畏自然” 当核心理念的高端户外品牌,正陷进 “环保伪善” 的舆论漩涡里。
始祖鸟的公关团队看起来做足了表面功夫。品牌方反复强调,这次用的烟花是生物可降解材料,符合国际奥委会认可的 V 级燃放标准,还专门用盐砖引导鼠兔等小动物远离燃放区,放完烟花后还做了草甸翻土修复。这些说法在平原地区也许能说得通,但在生态脆弱的青藏高原,每个环节都经不起仔细琢磨。
上海海洋大学的冻土研究显示,青藏高原的低温环境会大大减慢有机物质的降解速度,而且冻土区的碳循环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这就说明,他们说的 “可降解材料” 在高原可能要好几年才能全部分解,这远远超出了品牌方的预期。更糟的是,专家指出,爆破产生的冲击波、翻土修复造成的土壤结构破坏,对习惯了极端环境的高原植物可能造成没法恢复的伤害,这些生态上的代价,看起来根本没算进 “环保成本” 里。
网友对 “用盐砖引导动物” 的质疑,还戳中了伪科学的问题。虽然盐砖在锡林郭勒草原被用来给野生动物补充营养,但高原生态系统和草原完全不一样,鼠兔等啮齿动物的活动规律、食物链关系要复杂得多。“难道放完烟花再撒点盐,就能抵消对栖息地的干扰?” 这种随便想出来的保护办法,反而暴露了策划人不懂高原生态。
其实这场争议的背后,是始祖鸟越来越急的业绩压力。母公司亚玛芬体育的财报显示,虽然2025 年二季度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 23%,但和去年同期 34% 的增速比,已经明显慢下来了。更重要的是,作为核心增长动力的大中华区,需要不断搞营销活动来维持高端形象。现在户外市场竞争特别激烈,始祖鸟特别需要一场 “火出圈的活动” 稳住地位,结果没想到搞砸了。
9 月 21 日的道歉信变成了新一轮吐槽的导火索。中文版本承认 “行为和环保价值观背离”,英文版本但只说 “没能充分平衡艺术表达与生态保护”,这种避重就轻的翻译差别,被网友批评 “没诚意”。而且更讽刺的是,品牌官网上还挂着 “探索而不是征服自然” 的口号,这和他们在 5500 米雪山上 “放烟花” 的行为,形成了特别刺眼的对比。
当地政府说 “手续合规” 的结论,也没能平息大家的怒火。日喀则市《雅鲁藏布江保护条例》明确规定 “生态保护第一、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但合规性审查看起来没能阻止这场争议。户外爱好者尖锐地指出:“在珠峰保护区边上搞大型活动,只走流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自然有敬畏心。”
对真正的户外玩家来说,始祖鸟出问题不是偶然的。“他们越来越像奢侈品品牌,把‘环保’当营销说法。” 一位资深登山者在社交平台吐槽,真正的高山文化讲究 “不留痕迹地出行”,不是用烟花在雪山上留下人为的痕迹。还有人找出证据说,这次活动选在江孜热龙地区,这里涉及当地藏族的文化圣地,没做充分的民俗调查就办大型活动,这本身就是对当地文化的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