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今天的柠檬水卖完了。” 这款只卖 4 元、每天能卖 300 杯的国民饮品,最近突然在北上广苏这些城市都买不到了。消费者晒出的空杯照片里,冰块融化后的水渍,引出了一个让人费解的问题:为什么连平价柠檬水都开始喝不起了?
一、柠檬涨价引起的
在四川安岳的柠檬种植园里,果农陈师傅正对着稀疏的枝头发愁。“去年干旱让果子掉了一半,今年春天又遇到倒春寒,估计收成还要减三成。” 安岳是 “中国柠檬之乡”,全国 70% 的柠檬都来自这,这里的减产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4 年安岳柠檬产量已经不到往年的一半,而 2025 年春花果(占全年产量 60% 以上)的减产预警,让本来就紧张的供应更糟了。
同时,全球柠檬市场也在经历 “厄尔尼诺的冲击”。土耳其花期遇到暴雨、阿根廷一直干旱,这两个主要产国的产量大减,全球柠檬预计减产 6%。国际订单都来中国采购,安岳柠檬收购价从 2024 年的 2.5 元 / 斤涨到了现在的 7.5 元 / 斤,全国批发价更是达到 15 元 / 公斤,比去年同期几乎翻了一倍。
这次涨价正好击中了蜜雪冰城的软肋。作为主打高性价比的茶饮品牌,它 4 元的柠檬水用的是 “大量采购 + 简化配方” 的模式,原材料成本占比高达 40%。虽然蜜雪冰城已经建起了从采购到生产再到物流的全链条供应链,甚至用大数据预测需求,但在极端天气导致的全球减产面前,这套精密的系统也出了问题。部分门店只能改用进口柠檬应急,却因为口感酸涩,收到不少 “不如以前好喝” 的差评。
二、消费者和商家的 “拉锯战”
“建议蜜雪冰城改卖柠檬期货。” 网友的玩笑话说出了这场断货风波的奇怪之处。社交平台上,“囤柠檬” 话题的阅读量突破 2.8 亿,有人晒出超市货架上柠檬被抢空的照片,有人开始研究 “自己做柠檬水的方法”。广州某门店的实拍视频显示,店家贴出 “每人限购 2 杯” 的告示,还是挡不住消费者的热情,下午 3 点就挂出 “今日售罄” 的牌子。
商家的应对却很为难。蜜雪冰城总部对外说 “正在紧急调配资源”,但不肯说会不会涨价。这和美国中餐馆的做法完全不同, 今年 4 月,因为关税和原材料涨价,美国中餐馆的饺子已经卖到 1 美元一个,川式炒菜普遍涨价 50%。供应链专家分析:“4 元定价是蜜雪冰城的核心策略,涨价可能会失去主要客群,但不涨价就要承担利润减少的压力,这是典型的性价比难题。”
这场由一颗柠檬引起的风波,其实是全球化时代农产品供应链很脆弱的体现。当安岳的果园、土耳其的农庄和城市街头的奶茶杯,通过供应链连在一起时,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