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头条新闻_热点资讯_字字头条

颠覆认知!说好的健康作息呢?早睡早起者为何清晨焦虑爆表?

2025-07-02

在大众认知里,早睡早起一直被视为健康生活的典范。然而,最新研究却揭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现象:早睡早起的人群反而更容易在早晨出现焦虑情绪。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生理与心理机制?​

从生理角度来看,人体内的皮质醇(压力激素)分泌起着关键作用。早睡早起者的皮质醇在清晨达到峰值,这原本是身体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应对新一天的挑战,触发身体进入 “备战状态”。但如果此时叠加工作、生活等心理压力,过高的皮质醇水平就容易引发焦虑。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夜型人,他们皮质醇的分泌高峰会延后,因此焦虑情绪更易出现在夜间。​

在大脑运作方面,清晨刚刚清醒时,掌管情绪的杏仁核已经迅速激活,而负责理性思考的前额叶皮层却尚未完全启动。这就导致在清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情绪反应会先于理性判断,一旦遇到不顺心的小事,情绪很容易被放大,进而产生焦虑。比如,早晨发现上班可能要迟到,杏仁核会率先发出 “警报”,让人陷入紧张焦虑,而此时前额叶皮层还没来得及理性分析如何解决问题。​

睡眠中断也是引发早晨焦虑的重要因素。深度睡眠若在清晨被闹钟强行打断大脑中残留的腺苷会降低我们的认知功能与情绪调节能力。腺苷是一种在睡眠过程中逐渐减少的物质,它的残留会让我们感觉昏沉、烦躁,也就是常说的 “起床气”,这种负面情绪状态无疑增加了焦虑发生的可能性。​

除了生理原因,心理因素同样不可忽视。晨型人往往习惯在清醒后快速思考当日任务,那些未解决的待办事项,无论是工作压力还是家庭责任,一旦在脑海中浮现,就容易激活焦虑循环。而且,现在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 “精致晨间生活” 的分享,当早睡早起者刷到他人有条不紊地运动、享受早餐、开启高效工作时,很容易引发自我苛责和完美主义焦虑,觉得自己的早晨不够完美,从而陷入焦虑情绪。​

不过,了解了这些原因,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比如,尝试用更温和的方式叫醒自己,避免被闹钟突然打断睡眠;清晨醒来后,先进行 5 – 10 分钟的冥想或深呼吸,帮助前额叶皮层更快进入状态,平衡情绪;理性看待社交媒体上的 “完美早晨”,接纳自己的生活节奏。虽然早睡早起可能带来早晨焦虑的困扰,但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依然可以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最新文章

藏了一年!刘芮麟突然晒娃官宣婚讯,昔日绯闻不攻自破

娱乐

 

阅读12152

从演员到老板:在《爱情公寓》中饰演秦羽墨的演员赵文琪遭二股东 “釜底抽薪”

娱乐

 

阅读12798

晓彤戒指风波发酵,关晓彤与同剧演员王安宇手上款式相似的戒指迅速引发网友热议!

娱乐

 

阅读12845

英特尔汽车梦碎!十年布局一夜归零,中国战略成最大遗憾

科技

 

阅读14214

《惊变28年》:废墟之上的微光,一部超越类型的末日史诗

电影

 

阅读17151

冀ICP备200173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