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25岁女生连续6个月只吃水煮鸡胸肉和西兰花,最终因胰腺大面积坏死入院”的新闻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许多网友震惊于“健康饮食”竟会酿成如此严重后果,也有不少人开始反思:所谓“干净饮食”“极简减肥”是否真的安全?事实上,该案例并非孤例。近年来,因长期极端节食、过度限制脂肪或碳水摄入而导致急性胰腺炎、胆结石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报告屡见不鲜。那么,为什么长期吃水煮菜致胰腺坏死?下面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极端水煮菜饮食:看似健康,实则暗藏风险
“水煮菜”作为一种低油、低盐、低热量的饮食方式,因其操作简单、热量可控,被许多减肥者奉为“黄金食谱”。典型搭配包括水煮鸡胸肉、西兰花、生菜、黄瓜等,几乎完全剔除油脂、调味品及精制碳水。短期内,这种饮食确实能带来体重下降,但长期执行却可能触发一系列生理紊乱。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景南指出:“胰腺是人体重要的外分泌与内分泌器官,其功能高度依赖营养平衡。长期无油、极低脂饮食会干扰胆汁与胰液的正常分泌节律,反而增加胰腺‘自噬’风险。”他解释,当食物中缺乏脂肪时,胆囊收缩素(CCK)分泌减少,胆囊无法有效排空,同时胰腺分泌的胰酶因缺乏刺激而淤积于导管内。一旦胰酶在胰腺内异常激活,便会启动“自我消化”过程,导致组织水肿、出血,严重时发展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这正是该25岁女生所经历的病理过程。
二、胰腺坏死的三大病理机制解析
营养失衡触发“生理饥荒”,胰液淤积自毁:人体在长期低脂、极低碳水状态下,会进入类似“饥荒模式”的代谢状态。此时,胰腺虽减少外分泌活动,但基础胰酶仍在持续合成。由于缺乏脂肪刺激,胰液无法正常排入十二指肠,导致导管内压力升高。高浓度胰酶在酸性环境下被异常激活,开始分解胰腺自身组织,形成炎症—坏死—感染的恶性循环。动物实验显示,连续8周喂食极低脂饲料的大鼠,其胰腺组织出现显著空泡变性与炎性浸润,与人类坏死性胰腺炎病理高度相似。
胆汁淤积诱发胆结石,间接引爆胰腺危机:胆汁由肝脏分泌,储存在胆囊中,需在进食脂肪后通过胆囊收缩排入肠道。长期无油饮食使胆囊长期“闲置”,胆汁过度浓缩,胆固醇析出形成结石。一旦胆结石移动并堵塞胆总管与胰管共同开口(Vater壶腹),胆汁可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直接诱发胆源性胰腺炎。据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统计,我国急性胰腺炎中约40%–70%由胆结石引起,而极端节食是胆结石年轻化的重要诱因。
代谢紊乱埋下慢性病隐患: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虽可短期降低血糖,但长期执行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导致“胰岛素抵抗”风险上升。此外,缺乏必需脂肪酸(如ω-3、ω-6)会影响细胞膜流动性与激素合成,进而干扰内分泌稳态。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为期5年的队列研究发现,长期(>6个月)极低脂饮食人群的2型糖尿病发病率比均衡饮食组高出27%。
三、健康减肥的科学路径:平衡、多样、可持续
减肥的核心目标应是“减脂而非减重”,更不应以牺牲器官健康为代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明确提出:“减重膳食应保证宏量营养素合理配比,避免单一食物或极端限制”(权威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具体建议如下:
营养均衡:每日摄入25–30克植物油(如橄榄油、亚麻籽油、山茶油)或一小把坚果(约15克),不仅提供必需脂肪酸,还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维持细胞膜完整性与激素平衡。还要吃足量蛋白质,可以选择鱼、去皮禽肉、鸡蛋、豆腐、低脂奶等优质蛋白来源,每日摄入量建议为1.2–1.6克/公斤体重,防止肌肉流失,维持基础代谢率。注意增加一些碳水,用糙米、燕麦、藜麦、红薯等全谷物或杂豆替代白米白面,其富含膳食纤维,可延缓血糖上升,增强饱腹感,避免胰岛素剧烈波动。
烹饪方式优化:水煮虽低脂,但会导致水溶性维生素(B族、C)大量流失,且完全无法保留脂溶性营养素。建议采用清蒸、快炒(少油)、炖煮、烤制等多样化烹饪方式。例如,用5克橄榄油快炒西兰花,其维生素K吸收率可提高3倍以上。
警惕极端饮食,周期控制在3个月内:若因特殊需求(如术前减重)需采用低碳或低脂饮食,应在注册营养师或医生指导下进行,且持续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期间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及电解质水平,一旦出现乏力、腹痛、便秘、脱发等症状,应立即调整饮食结构。
四、结语:真正的健康,从尊重身体规律开始
那位25岁女生的遭遇,是一记沉重的警钟:减肥不是“吃得越少越好”,而是“吃得越对越好”。身体是一个精密的系统,任何极端干预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胰腺虽小,却是维系消化与代谢的核心枢纽。尊重营养规律、平衡膳食结构、选择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才是通往健康与自信的正道。若你正在节食减肥,请务必自问:这份“瘦”,是否以健康为代价?如出现持续上腹痛、恶心、呕吐或不明原因乏力,切勿拖延,及时就医排查胰腺问题。
数据来源与参考资料:
权威出处:北京协和医院《急性胰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
数据来源:《中国急性胰腺炎流行病学与病因分析(2023年度报告)》,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极低脂饮食对胰腺功能影响的动物模型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