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忽冷忽热,有些人经常出现肚子疼、拉肚子的情况,还有的人冬天喝杯常温牛奶,肠胃也会 “闹情绪”。很多人觉得这是 “肠胃敏感”,其实很可能是脾胃虚寒导致的。中医说的 “脾胃”,就像身体里的小火炉,负责把吃进去的食物 “煮” 熟、消化掉。要是这个炉子本身火力不够,再吃凉的东西,就等于往火星上泼冷水,食物消化不了,自然容易拉肚子。那么,脾胃虚寒吃凉拉肚子怎么办?

一、看看你有没有这 4 个表现
一吃凉的就拉:比如冰饮料、凉菜,甚至刚从冰箱拿出来的水果,吃完一两个小时内就肚子痛、拉稀,大便不成形,有时候还能看到没消化的食物渣。
平时怕冷:手脚经常冰凉,冬天更明显,小肚子也总觉得凉飕飕的,喜欢用热水袋捂着。
舌头有变化:舌头颜色偏淡(不怎么红润),舌苔薄白,舌头边缘可能有牙齿印。
其他症状:容易累、没胃口、吃一点就胀,女性可能还会痛经或者月经量少。
要是你符合 2 条以上,那 “吃凉拉肚子” 就不只是肠胃敏感,得从 “补脾胃、增火力” 开始调理。
二、万一拉肚子了,试试这3 个温和的方法
喝杯 “温阳水”:切 2-3 片生姜(去皮),加一小撮红糖,用 300 毫升温水煮 5 分钟,趁热喝。姜能散寒暖胃,红糖能补气,还能避免拉肚子后没力气。要是没有姜,喝点温的淡盐水也行,防止脱水。
按两个穴位:一个是足三里,在膝盖外侧下方大概四指宽的位置,用拇指按揉 1 分钟,有酸胀感就可以,能缓解腹痛、调理脾胃。另一个是神阙穴,就是肚脐,用手掌顺时针轻轻揉肚子 3-5 分钟,帮助肠胃蠕动,减轻痉挛。
饮食上 “减负”:拉肚子的时候别吃油腻的(比如炸鸡)、辛辣的(比如火锅)、粗纤维的蔬菜(比如芹菜),牛奶、豆浆也先别喝。可以喝点小米粥、软烂的面条,或者吃蒸苹果(煮过的苹果含有果胶,能帮助止泻)。
三、注意平时调理,避免刺激肠胃
多吃温性食物,少吃寒凉的:推荐吃的有,早餐喝小米粥、南瓜粥,正餐可以吃炒山药、蒸南瓜,喝点萝卜排骨汤。平时零食选桂圆、红枣、炒栗子,这些都是温性的。尽量少碰冰饮、冰水果,还有西瓜、梨、螃蟹、苦瓜这类寒性食物。就算夏天吃西瓜,也一次吃一两块就好,最好放一会儿再吃。
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夏天吹空调别穿露肚脐的衣服,可以加个小外套或者围个肚兜;冬天别穿低腰裤,睡觉的时候也可以护住肚子。女性经期更要注意腹部保暖,别碰冷水。
尽量别熬夜:晚上 11 点前睡觉最好,最晚别超过 1 点。中医认为熬夜伤肝胆,也会影响脾胃功能。
每天动一动:不需要做剧烈运动,饭后散散步 10-15 分钟,或者早上做五分钟八段锦里的 “调理脾胃须单举”,慢慢就能改善手脚冰凉和消化问题。
适当用点健脾的方子:要是总觉得没力气、没胃口,可以咨询中医后吃点中成药,比如参苓白术散或者附子理中丸,但别自己随便用。
总结:其实养脾胃没有什么捷径,靠的就是平时细心,比如少吃一口冰的、多穿一件衣服、早睡一会儿…… 坚持下来,身体里那个 “小火炉” 就会慢慢旺起来,以后偶尔吃一点凉的,也不用总担心要去厕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