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五一档的激烈角逐中,由刘伟强执导、马丽主演的《水饺皇后》脱颖而出,斩获票房佳绩。这部影片以 “湾仔码头” 创始人臧健和的真实经历为蓝本,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烟火气与奋斗精神的故事。
电影开篇,便将观众拉回到上世纪 70 年代末。来自山东青岛的臧健和,怀着对家庭团聚的憧憬,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奔赴香港,满心期待与分别已久的丈夫重逢。然而,命运却给了她沉重一击:丈夫早已在泰国另娶他人并生子。面对婆婆提出去泰国 “做小” 的要求,臧健和毅然选择留在香港,开启了独自抚养女儿的艰难旅程。此时的她,身无分文、语言不通,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双手 。
马丽在片中的表演令人眼前一亮。褪去以往喜剧角色的夸张,她将臧健和的坚韧、无奈与顽强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初到香港时的迷茫,到为生活拼命打三份工的疲惫,再到决定摆摊卖水饺时的决绝,马丽用细腻的表演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这位母亲的心酸与伟大。尤其是在面对收保护费的小混混,为保护女儿抄起菜刀的那场戏,马丽将一个母亲的护犊之情展现得入木三分,让人动容。
影片巧妙地将臧健和的个人奋斗与香港的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当时的香港,正处于经济腾飞的关键时期,“亚洲四小龙” 的称号彰显着这座城市的活力与机遇。臧健和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从湾仔码头的一个小摊位起步,凭借着对水饺品质的执着追求和不断改良,逐渐赢得了顾客的认可。她跑遍香港的饺子馆,学习改良饺子皮,使其既保留北方饺子的筋道,又符合香港本地人的口味偏好,这种对美食的钻研精神成为她事业发展的基石。
在臧健和的创业之路上,身边的小人物也为影片增添了不少温暖。惠英红饰演的房东红姐,虽然生活也并不富裕,但对臧健和母女三人多有照顾,宽限房租、在困难时伸出援手,展现出了邻里间的温情;朱亚文饰演的警察华哥,时常光顾水饺摊,在臧健和遭遇困难时给予帮助,两人之间有着一种微妙而克制的情感,这种情感在那个艰难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还有经常光顾的糖水伯、帮忙介绍工作的同乡等,他们的善意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臧健和前行的道路,也让观众看到了香港市井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 。
然而,影片并非完美无缺。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片,在叙事上,它陷入了 “大事记式叙事” 的困境。在展现臧健和事业扩张阶段,如与日企合作让速冻水饺进入超市、开设工厂实现机械化生产等关键情节时,处理得较为仓促,像流水账一般匆匆带过,使得观众难以深入感受到创业过程中的艰辛与挑战,也削弱了主角成为 “水饺皇后” 这一结局的震撼力。此外,影片在人物塑造上,虽然突出了臧健和作为母亲和创业者的坚韧,但对于她内心深处更为复杂的情感,如对抛弃自己的丈夫的情感、对故乡和母亲的思念等,挖掘得不够深入,使得人物形象略显单薄。
尽管存在一些不足,《水饺皇后》依然为观众带来了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女性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感受到了亲情的力量、时代的变迁以及香港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就像影片中的水饺一样,看似普通,却蕴含着浓浓的温情与力量,让人为之动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