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兰若寺》自 7 月 12 日上映以来,凭借《长安三万里》原班人马的制作班底与对经典《聊斋志异》的创新演绎,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这部追光动画 “新文化” 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在奇幻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起一座独特的桥梁,为观众呈现出一场别具一格的视听盛宴。
影片以 “1+5” 的叙事结构独树一帜。主线《井下故事》中,蒲松龄夜宿兰若寺,被蛤蟆精与乌龟精拦下,在古井底评判二者故事的精妙程度。这一巧妙设定,宛如一根丝线,将《崂山道士》《莲花公主》《聂小倩》《画皮》和《鲁公女》五个经典篇章串联起来。观众跟随着蒲松龄的视角,穿梭于不同时空与故事之中,体会人妖殊途的纠葛、真假情感的迷局以及爱恨情仇的交织,从而洞察真实的人心百态。
在视觉风格上,《聊斋:兰若寺》堪称一场美学狂欢。以《崂山道士》为例,其独特的毛毡艺术风格令人眼前一亮。角色与场景的毛发量以 “千万根” 为单位,15 分钟的渲染量相当于一部长片,单帧渲染最长耗时 55 小时。角色毛茸茸的憨态与滑稽神态相得益彰,还融入了霓裳羽衣舞的经典造型,为国产动画电影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莲花公主》篇章中,蜂巢水彩建筑充满童趣与奇幻色彩;《聂小倩》以阴森古朴的兰若寺为背景,借助迷雾、枯树、冷月等元素营造惊悚氛围;《画皮》则从宋画的清旷雅致与传统戏曲的写意表演中汲取灵感,参考线描仕女图进行角色设计,赋予故事一层耐人寻味的东方哲思。这些风格各异的画面,在统一的国风体系下交相辉映,展现了制作团队深厚的艺术功底与大胆创新精神。
影片在故事改编上,既尊重原著又融入现代价值观。《聂小倩》将故事背景置于民国乱世,聂小倩不再是依附书生的柔弱女鬼,其命运与时代洪流紧密相连,使故事主题跳出单纯的爱情与恐怖范畴,增添了对乱世人性的隐喻与思考。《画皮》不再着重展现鬼怪披人皮的恐怖视觉效果,而是聚焦被伤害的妻子陈氏,赋予其更具现代意识的内心世界。陈氏对丈夫与鬼怪纠缠行径的厌恶之语,既是生理上的反感,更是对自身遭遇及传统 “贤妻” 枷锁下不公待遇的精神控诉,引发当代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鲁公女》中 “救九命” 的设定蕴含深刻哲思,男主角为救濒死之鱼甘愿与爱人分离,那句 “难道鱼的命就不是命吗?” 的诘问,诠释了超越物种的生命平等观,让古老故事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
从观众反馈来看,《聊斋:兰若寺》收获了不少赞誉,如对其叙事结构的新奇感、视觉效果的震撼力以及对传统故事创新改编的认可。但也存在一些争议,部分观众认为影片时长较长,前半部分节奏偏缓,靠前的单元故事未能迅速抓住眼球;作为 “拼盘” 动画,各篇章之间的衔接虽有巧思,但仍让部分观众感觉不够连贯,意犹未尽。不过,这些争议也为动画电影在传统 IP 改编之路上提供了宝贵的思考方向。
《聊斋:兰若寺》是一次充满勇气与诚意的尝试。它以动画为载体,让《聊斋志异》中的经典故事在现代社会重焕生机,在奇幻的志怪世界中融入对人性、爱情、生命的深度思考,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尽管影片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处,但它在叙事、视觉、改编等方面的创新探索,无疑为后续创作者们提供了有益借鉴,也让观众对国产动画未来挖掘更多传统文化宝藏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