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头条新闻_热点资讯_字字头条

最新上映的《731》怎么样?值得看吗?

2025-09-22

在哈尔滨平房区的 731 部队遗址,来参观的人总会不自觉地摸一摸墙上的痕迹,那些粗糙的砖石,摸起来好像还带着八十多年前的冷意。大家想借着指尖这一点温度,去触碰那段埋在时间里的痛苦往事。后来电影《731》把这段黑暗历史拍到了银幕上,它没像有些片子那样,用一堆血腥画面来表现暴行,反而用特别克制、甚至有点安静的镜头,去问 “人该怎么记住这段历史”。这部 2025 年争议很大的历史电影,到底能不能扛住这么沉重的往事呢?

《731》最让人觉得好的地方,是它讲历史暴行的方式,没走以前的老套路。导演没学传统战争片那样拍摄,靠血腥场面让人觉得震撼,反而用倒计时的法子,专门盯着一群同胞计划逃跑的 48 小时。他不用全景式地拍暴力,而是靠每个人的命运紧张感来打动人,比如镜头扫过标着 “马鲁他”(日语里 “原木” 的意思,其实就是实验受害者的屈辱称呼)的铁门时,再比如实验室里玻璃器皿碰撞的声音,混着压得很低的哭声传出来时,这种不直接拍暴力的方式,反而比直白的血腥画面更戳人,像一根细针悄悄扎进心里。

电影里的画面其实有很多隐喻,比如主角王永章整理实验记录时,钢笔在纸上划过,墨水慢慢散开,看起来就像渗出来的暗红血印;怀孕的林素贤下意识护着肚子,在惨白的手术灯底下,投出的影子看得人心里发慌。这些特意设计的画面,既没让人像看新鲜事儿似的盯着暴行,又能让观众清清楚楚感受到历史有多残酷。这种 “不直接展示暴行” 的方式,能让观众在心里留个思考的空间,不会被情绪冲昏头,也能真正看懂那段历史。

而且这部电影没走传统抗战片 “讲大故事” 的老路,反而用普通人的眼睛,去拆穿历史里的暴力真相。杂役王永章一开始没什么感觉,照着日军的命令干杂活,擦仪器、搬药水,跟个没感情的工具似的;直到亲眼看见小孩被拖进实验室,他才终于醒过神来。有一场戏是他在仓库整理实验器材,摸到一个刻着家乡名字的烟盒,演员用手指轻轻摸着字迹,还微微发颤,就这么一个小动作,悄悄把自己的思乡情,和整个民族的痛苦连在了一块儿。没故意煽情,却让人看着鼻子发酸。

孙茜演的林素贤,是绝境里最暖的一束光。这个怀着孕的女囚犯,在零下三十度的冷天里,把冻僵的孤儿紧紧抱在怀里取暖这个画面,几乎是整部电影里最让人心里软下来的地方。导演没把她写成 “英雄”,反而用很多小细节表现她的普通:悄悄藏起半块发霉的窝头,怕孩子饿;轻声给孤儿唱家乡的童谣,怕孩子害怕。就是这些本能保护生命的小事,让电影不只是讲 “谁受害、谁施暴”,更讲了在特别难的环境里,人怎么守住心里那点善意。

还有个地方值得说,电影里的日军角色层次很丰富。负责记实验数据的军医高桥,喝醉了对着空酒瓶哭,说 “我本来想当救人的医生”。这个镜头没替他的罪行辩解,却让人明白不好的制度是怎么慢慢把人变得不像自己的。这种不简单化的描写,让电影对历史的思考更深了一层 ,731 部队的罪恶,是整个军国主义制度,把人变成 “作恶工具” 的必然结果。

现在日本当局还在试着淡化 731 部队的罪恶,《731》这部电影的存在,就多了层特别的现实意义。电影结尾,屏幕上一页页放着历史资料,有受害者声音发颤的采访视频,有纸都变黄的实验报告原件,还有当年日军自己留下的罪证照片。这种真假结合的手法,像一把锤子,把历史真相钉得更牢。

       

最新文章

有网友发帖反映:万豪酒店承认拖鞋循环多次使用,这个钱也要省?

推荐

 

阅读13703

明天见?疑似黄旭熙明天要爆大瓜,称让你们看他们做了什么!

娱乐

 

阅读14808

最新上映的《731》怎么样?值得看吗?

电影

 

阅读14865

iPhone17遭用户吐槽:钛合金换铝合金致边框刮花,官方回应难平争议

热榜

 

阅读13993

《花少7》埃及站被坑:1850埃镑买水、高薪导游隐形,太扎心了!

娱乐

 

阅读15168

冀ICP备200173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