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以法之名》的大结局中,杨烁饰演的矿业老板万海被冤入狱两年,就在案件真相即将揭晓的前夕,因护士蓄意更换药物导致急性冠心病发作,最终抢救无效死于狱中。这一悲情结局引发了观众的广泛讨论。
2025 年 7 月 9 日,杨烁在微博发文称:“以后不用再背口供了,这次是没招了……” 并附带话题 #万海死了 #,他以这种自嘲的方式呼应剧中角色长期受审的遭遇,暗示着角色无奈的终结。该回应被观众评价为 “高情商化解争议”,迅速登上热搜。
杨烁透露,拍摄时自己仅拿到剧本大纲,导演称这个角色 “贯穿始终”。但在实际拍摄过程中,他全程被反复审讯,还更换了多个场景和道具,一度怀疑自己 “得罪了导演”,直到杀青才知道角色的死亡结局。
万海含冤入狱却始终坚守父爱,剧中与儿子视频通话的催泪情节引发观众强烈共情,而这样的悲剧结局更具冲击力。不过,剧情也存在一些争议点。护士换药的动机没有充分交代,专案组发现监控异常后也未对万海采取保护措施,这些情节削弱了法治主题的真实性,被观众批评为 “烂尾”“多此一举”。
不少观众质疑 “好人憋屈至死” 的设计背离了正义主题,万海之死对案件的推动作用有限,弱化了 “以法之名” 的核心立意。还有部分观众认为剧情 “虎头蛇尾”,开篇拖沓,反派仓促死亡(如谢鸿飞跳崖)、专案组撤职等情节缺乏深度呼应。值得一提的是,万海这一角色成功扭转了杨烁过往 “油腻霸总” 的负面标签。他在剧中塑造的憔悴囚犯形象,如畏缩苦笑、眼神绝望等细节,被赞 “演技回归”“剧抛脸”。杨烁的高情商公关也收获了好评,他的幽默回应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有网友调侃:“背锅侠万海倒下了,演员杨烁站起来了”。
剧中台词 “迟到的正义不叫正义,那就是真相” 成为万海命运的注脚,折射出了现实中的司法困境。而观众意难平的核心在于,万海至死都未与儿子团聚,未能见证沉冤昭雪,这凸显了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的割裂。《以法之名》虽然已经收官,但关于剧情和角色的讨论仍在继续。杨烁凭借在剧中的出色表现成功逆袭,也让大家对他未来的演艺道路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