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八套黄金档近期接连报喜,继谍战剧《沉默的荣耀》收视火热后,接档播出的知青题材年代剧《依依向北风》再次创下亮眼成绩。这部既无流量明星、题材又相对冷门的剧集,开播仅两天收视率就突破3%,成为央视八套历史上酷云数据“最快破3”的电视剧。

《依依向北风》由中央电视台、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北京哇咖咖文化传媒等联合出品,邹大为任总制片人,文熙制片,武一鹤编剧,武洪武执导,主演包括菅纫姿、鲁诺、何明翰、张可盈,王丽云、范雷等资深演员也参演其中。自登陆CCTV-8以来,持续引发收视热潮。
它的成功,首先来自“先台后网”的排播方式。该剧先在电视端播出,网络平台每晚10点才更新。这一安排正好符合中老年观众的看剧习惯——而他们正是央视八套最稳定的核心观众群。有意思的是,这种排播并非片方最初计划,而是因为视频平台对这部中低成本年代剧不太看好,出价偏低,片方才决定优先给央视播出。没想到,这一“被动选择”反而成就了一匹收视黑马。
从题材来看,《依依向北风》和央八观众可谓高度契合。农村剧、年代剧一直是央八的收视基本盘,哪怕内容普通,也常常轻松破2%。而本剧聚焦知青返城、恢复高考、“抓投机倒把”等历史事件,正好唤起了中老年观众的集体记忆。对他们来说,看这部剧不只是消遣,更像是一次青春的回望和情感的寄托。

不过,《依依向北风》的高收视也引发了行业对“口碑与收视”关系的新思考。一边是电视端收视火爆,一边是豆瓣等平台评分偏低,不少网友批评剧情“狗血三角恋”“年代细节失真”。这就让人不禁要问:什么是真正的“爆款”?如果一部剧能让目标观众心甘情愿每晚守在电视机前,哪怕被另一群人说是“烂剧”,它是否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传播使命?
这种收视与口碑的割裂,既体现了代际审美的差异,也暴露出类型剧创作中“为谁拍”和“拍什么”之间的张力。在媒介越来越分众的今天,与其试图讨好所有人,不如精准服务一个群体。有时候,赢得一部分人的真心,比获得所有人的关注更重要。
目前,《依依向北风》仍在CCTV-8黄金档热播。它的后续表现和舆论走向,或将为行业带来关于主流观众偏好和年代剧创作方向的更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