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玩领域,LABUBU 无疑是当下最耀眼的明星。从最初小众设计师玩偶,到如今成为全球潮流偶像,LABUBU 的爆火推动泡泡玛特业绩一路高涨,2025 年上半年收入预计同比增长不低于 200%,集团溢利预计同比增长不低于 350% 。然而,在这火爆背后,关于 LABUBU 能火多久的疑问也随之而来,对此,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作出最新回应。
一、爆火历程:从小众到全球风靡
2019 年,泡泡玛特从龙家升手中签下 LABUBU 所属的 THE MONSTERS 系列 IP,起初它一直不温不火 。转折出现在 2024 年,女团 BLACKPINK 成员 LISA 等艺人的带货,让 LABUBU 一举破圈 。随后,蕾哈娜、贝克汉姆等顶流巨星纷纷在社交平台 “晒娃”,进一步推动其热度飙升 。不仅在明星效应带动下吸引大量粉丝,泡泡玛特全球化战略也助力 LABUBU 走向世界。针对不同地区,泡泡玛特推出定制款,如新加坡鱼尾狮款、泰国金丝服饰款等,既保留 LABUBU 核心辨识度,又通过本土化符号拉近与消费者距离 。
市场数据彰显 LABUBU 的火爆程度。2024 年,THE MONSTERS 系列营收达 30.41 亿元,同比增长 726.6%,成为泡泡玛特旗下营收第一的 IP 。今年 6 月,LABUBU 第三代搪胶毛绒系列引发全球抢购潮,二手市场部分产品溢价近乎翻倍 。甚至在永乐 2025 春季专场拍卖会上,薄荷色初代 LABUBU 雕塑拍出 108 万元天价 。
二、创始人观点:打造长期生命力 IP
面对 LABUBU 的现象级爆火,泡泡玛特创始人、CEO 王宁在公司内部分享时明确表示,从产品层面看,目标并非让 LABUBU 成为一时爆红的流行符号,而是打造具备长期生命力的 IP 。这一表态背后,是对 LABUBU 发展的长远考量。王宁指出,泡泡玛特孵化新 IP 模式类似抖音,把资源切碎,依据销售表现决定对 IP 投入,快速判断是否值得追加资源或降权 。这种模式虽投入少见效快,但也意味着 IP 生命周期可能较短。
为实现 LABUBU 长期发展,泡泡玛特动作不断。6 月 18 日起,对 LABUBU 3.0 系列大规模集中补货,尽管导致二手市场价格腰斩,黄牛抛售,但从长远看,是为打击黄牛囤货,避免 LABUBU 因过度炒作而早衰,让其回归正常消费市场 。此外,泡泡玛特重斥 3 亿元设立城市乐园,试图通过主题乐园形式,拓展 LABUBU 等 IP 应用场景,沉淀品牌文化 。同时,宣布成立电影工作室,首部动画剧集《LABUBU 与朋友们》即将推出,从影视领域发力,拓展 IP 表达边界 。
三、行业挑战:热度延续面临多重难题
LABUBU 爆火的当下,也面临诸多挑战,影响其热度能否持续。从 IP 自身特性看,与传统影视、动漫 IP 不同,LABUBU 缺乏叙事支撑,主要靠视觉设计传递情绪,这虽降低消费门槛,但 IP 内核相对单薄 。消费者购买 LABUBU 多为获取情感慰藉与社交谈资,消费黏性与情绪价值强绑定。一旦新鲜感消退或新潮流崛起,消费者注意力极易转移。
潮玩市场迭代速度极快,也是 LABUBU 面临的一大挑战。早期潮玩 SPACE MOLLY 联名款也曾火爆一时,但几个月后价格暴跌 。如今,LABUBU 部分产品二手交易价已出现下降趋势,显示出市场热度有所降温 。此外,随着 LABUBU 爆火,市场上盗版产品屡禁不止,“义乌版” LABUBU 售价仅为正版十分之一,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侵蚀品牌利润与形象 。
行业专家指出,LABUBU 未来能否长期保持热度,不被新潮玩 IP 取代,仍存在不确定性。一旦热度下降,其市场价值可能大幅缩水 。此前迪士尼推出的玲娜贝儿,也曾因高价抛售、粉丝群体分化等问题,热度迅速降温,这为 LABUBU 发展敲响警钟 。LABUBU 当前虽风光无限,但要长久保持热度,仍需泡泡玛特持续创新,不断为其注入文化内涵,深度契合年轻人审美取向。而创始人王宁一系列举措,能否让 LABUBU 突破潮玩热度 “昙花一现” 的魔咒,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市场正拭目以待。